2024年08月26日 星期一
夯实科技体制改革的创新文化基础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卢阳旭  何光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要求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科技创新是全面创新的核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着力点。坚持并持续丰富培育创新文化这一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重要经验,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更是站在科技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重要历史关口的战略选择。

    深刻理解创新文化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创新文化是一种能够为新知识的持续创造及创造性使用提供有效支撑的文化。培育创新文化的主要目标,是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尊重、鼓励和参与创新的文化氛围及相应的制度安排,以更好发挥其在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中的关键作用。

    创新文化对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包括催化和保障两个方面。首先,创新文化催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新需求和新思路。创新文化蕴含的观念和惯例能够为科技体制改革提供未来图景和基础性参照,也能为具体改革举措提供合理性论证所需的文化资源。这一作用在相关制度改革出现滞后时表现得最为突出——创新文化中蕴含的观念和惯例既能够为改革开路,也能在制度建设的“空窗期”为人们的创新活动提供临时性规范。其次,创新文化为科技体制改革各项举措的施行和成效的取得提供保障。一方面,科技体制改革的举措,需要创新文化去说服大家认可和接受,通过以文化人的过程,将改革举措的外在要求变成内在规范,进而推动措施的落实和制度的执行。另一方面,任何制度规定都无法面面俱到,各类契约也总是不完备的,当出现制度和契约之外的各种未尽事宜时,需要各类创新主体基于恰当的创新文化观念与行为规范去行事和决策。理解了上述逻辑,我们就能更深刻地认识为什么科技体制改革中一些举措的效果不如预期,为什么一些域外经验会水土不服、效果打折扣,甚至出现一些未预料后果。事实上,无论是如何看待基础研究,还是如何资助科学研究、如何开展科学研究、如何改革科技评价、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等一系列科技体制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这些都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重点任务,都需要我们有强烈的文化自觉,从创新文化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唯此,改革建议才能切中肯綮,具体举措才能抓住关键。

    全面认识创新文化建设的任务和路径

    科技进步是世界性、时代性课题。在科技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创新文化是现代文化的核心内容。虽然不同地区或者同一地区的不同时期,有利于和不利于科技创新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会以不同比例和形式并存,但只有当创新文化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并形成了尊重创新和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及相应的制度安排时,这个社会才可被称为是一个有良好创新文化的社会。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而言,我们要充分认识文化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以及它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累积才能发生实质性变化的“慢变量”属性,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体而言,我们要弘扬科学精神、培育创新文化,就需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深刻认识科学精神的内涵和创新文化的特质,客观、全面地看待和分析中华文化。一方面,要理性辨析文化中与科学精神、科技创新规律、现代科学建制发展需要相契合或相抵牾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另一方面,要积极作为,发扬好文化传统中有利于创新的部分,抑制和变革不利于创新的部分,让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理念以及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真正成为新时代中华文化的鲜明标识,让新时代科技创新实践获得更明确的导向、更稳定的滋养、更强大的动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明确指出的:“坚持培育创新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基因,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使崇尚科学、追求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在统筹科技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的过程中协同推进创新文化建设

    新时代,我们要从协同推进科技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高度,理解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以此为创新文化建设打开新的可能空间。具体而言,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协同推动社会文化向更全面支持创新的文化进行整体性变迁。

    一是进一步强化科学界的创新文化建设。要在科学界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学风作风建设;要更加有力地、有效地倡导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科技评价理念,为广大科研人员潜心研究提供更友好的氛围和环境;完善建强同行评议文化,更好发挥同行评议机制与同行评议文化在推动科技创新和承载科学精神与创新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是进一步加强全社会的创新文化培育。要更加重视、更好发挥科学在塑造社会文化方面的作用,持续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要坚持先进的科学传播理念,鼓励和支持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科学传播,防范和化解公众对科学和科学建制出现信任不够、信心不足的风险;要强化科学教育在科学兴趣激发、科学精神培养和创新文化塑造方面的主渠道功能,坚持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从娃娃抓起,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三是进一步把开放作为中国创新文化的鲜明标识。要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不断吸收其他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要持续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更加开放的创新生态,不断增强中国创新文化的全球影响力和引领力。

    (作者系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