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科学家精神】
◎本报记者 朱 虹 李丽云
上联“莫看毛头小伙子”,下联“敢笑天下第一流”,横批“闯将在此”——这是1961年在大庆石油会战“战场”上,王启民贴在门上的对联。这一年,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石油开发地质专家的王启民,刚刚24岁。他特意将“闯”字中的“马”写得大大的,使其突破了“门框”。
当时,我国油田开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外国专家断言中国技术落后,无法摘掉贫油的帽子。对此,王启民十分气愤,他说:“铁人王进喜说过,‘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我们一定要甩掉贫油帽子!”为此,他立志要闯出一条自己的路。
在大庆油田,王启民以“铁人”顽强拼搏的精神,一次次闯出限制油田开发的“门框”。
2024年8月19日11时58分,这位为石油事业拼闯一生的“人民楷模”停止了心跳,享年87岁。作为“新时期铁人”,王启民敢为天下先、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将成为大庆油田永恒的灯塔。
闯出油田开发新路子
“光坐在办公室里搞理论不行,一定要到油田一线工作,才能把产量搞上去。”这是王启民曾对记者说的话。
由于长期在野外高强度作业,挑冰雪、战严寒,他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之后发展成疼痛伴随终生的强直性脊柱炎,走路总是哈着腰。谁能想到,他曾经是国家三级运动员。
虽早已退休,但耄耋之年的他一直坚持工作,为大庆油田寻找最新的高效驱油技术。
当尘封的记忆带我们回到1960年,还在北京石油学院读书的王启民,前往刚刚开发的大庆油田实习。其间,波澜壮阔的石油大会战让他激动不已。在“铁人精神”的感召下,一年后,王启民一毕业就毅然前往大庆。
油田开发是一门科学,大庆油田一开始就采用注水开发的方式。在当时,国外流行的理论是“温和注水,均衡开采”。然而,沿着这一思路开发后,油田出现了地层压力下降、产量递减的负效应,一半油井被水淹、采收率仅5%。
油采不上来,油田命运堪忧。王启民受命查找原因。他夜以继日地和工人、技术人员一起取资料,搞分析,做实验。依据大量调查研究,他提出,大庆油田地下油层厚薄不匀,应采取“高效注水开采方法”,这一观点颠覆了国外的“温和注水”理论。通过推广这一新法,油田培养出300多口日产百吨以上的高产井,闯出了中低含水阶段保持油田稳产的路子。
到了20世纪70年代,国家急需更多的原油,而由于开采程度加大,油井平均含水量却明显上升。对此,王启民组织开辟出9平方公里的“分层开采、接替稳产”试验区,一干就是10年。
在这期间,他牵头绘制的第一张高含水期地下油水饱和度图问世。这张图不仅揭示了油田各个含水期的基本规律,而且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六分四清”分层开采调整控制技术和“层系细分开发调整”技术。这两项技术成果先后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与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这一时期,在以王启明等石油人的共同努力下,大庆油田原油产量平均以每年28%的速度递增,实现上产5000万吨的壮举,从而跨入世界特大型油田行列。
赋予“铁人精神”新内涵
“石油开发靠体力,更靠脑力,不仅要采出油,还要找到规律。”王启民坚持科学思维,勇于探索实践,直面业内争议和质疑,敢于挑战开发极限,为“铁人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王启民曾立誓“宁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一次次闯入禁区,不断破解世界级难题。
1985年,为实现大庆油田再稳产10年的目标,王启民把目光投向被认为是“废弃物”的表外储层。他认为,“这些油层虽然薄、差,但层数很多,储量丰富。”在7年的时间里,王启民带队对1500多口井逐一分析,终于找到了开发表外储层的“金钥匙”。这项技术使大庆油田新增了7亿多吨的地质储量,以及2亿吨的可采储量。
进入20世纪90年代,大庆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油田稳产的目标再次面临新的挑战。这时,王启民开展“稳油控水”技术攻关,提出了“三分一优”的结构调整方法,使油田3年含水上升不超过1%。
1976年到2002年,大庆油田实现原油5000万吨以上连续27年高产稳产,创造了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
近50年来,王启民先后主持了8项油田重大开发试验任务,参加了40多项科研攻关课题。从“石油之子”到“国之脊梁”,王启民用钢铁意志使大庆油田攀上一个个产量高峰。更重要的是,他用敢为天下先的魄力,打造了一座永不枯竭的精神“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