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奔驰汽车制造工程师学院学生在实训基地实操。 北京电科院汽车工程学院供图 |
【院校风采】
◎通 讯 员 苟维杰
本报记者 李诏宇
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奔驰汽车”)40%的一线班组长、三分之一的首席技师、1000余名高技能人才,都来自同一所现场工程师学院——北京奔驰汽车制造工程师学院。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和奔驰汽车已有18年的合作基础。”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院长朱青松说,“为汽车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保障,是我们和奔驰汽车共建北京奔驰汽车制造工程师学院的初心和使命。”
“车间建校” 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从订单班、学徒制到如今的现场工程师培训模式,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和奔驰汽车实现了校企共育高技能人才的‘三级跳’。”朱青松告诉记者,“以往的培养模式,学生在最后一年才进入企业学习。而现场工程师培训模式,是把人才培养全过程纳入企业完整的生产和技术体系中。”
在北京奔驰汽车制造工程师学院智能焊接车间,来自奔驰汽车的培训师周峻水正在向学生们讲解机器人的工作原理、编程方法及维护保养知识。学生们一边听一边记,还不时提出问题。
“像周峻水一样来自生产一线的资深技术大师,在北京奔驰汽车制造工程师学院的教师团队中占比达81%。他们授课数占课程总数的85%以上。”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吕江毅告诉记者,“‘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是北京奔驰汽车制造工程师学院的主要培养模式,其目的就是让企业工程师成为教学主力军,让学生全方位融入生产一线。”
在生产中学习,在实践中练习。为了给学生们提供实操场景,学校重新整合了基础技能实训室,新建现代学徒中心,重新搭建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创新中心、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创新实践基地;与奔驰汽车共建7个首席技师工作室,成立汽车制造工艺、设备维护中心、新能源电池测试等13个校外实训基地。
“问需产业” 构建工程师职业仓
针对产业一线的迫切需求,教育部等五部门启动实施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明确到2025年,累计培养不少于20万名现场工程师。
如何让现场工程师与产业需求实现精准匹配?“构建工程师职业仓是‘不二法门’。”朱青松告诉记者,北京奔驰汽车制造工程师学院会定期联合企业调研产业岗位变化,动态采集企业对汽车产业链人才的岗位要求,并针对奔驰汽车智能制造过程中的需求,构建横向三类、纵向六级典型岗位的汽车专业群职业仓,形成职业岗位与专业人才培养之间的精准映射关系。
“‘横向三类’就是生产操作、设备维修、质量检查三类岗位需求;‘纵向六级’就是岗位对应的技能类型和级别。”朱青松解释。
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工程师职业仓,整合了产业发展动态和企业岗位需求,已经成为北京奔驰汽车制造工程师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项目开发、教学运行管理、师资团队配备以及教学质量控制的‘指挥棒’。”朱青松告诉记者。
“以岗定教” 开发分型培养课程体系
自动冲压线冲压件分拣、发动机零部件生产设备操作、设备点检及机器人点对点操作……已经入职奔驰汽车生产设备点检岗的学生顾屿辰告诉记者,这些工作中需要用到的技能,他都在北京奔驰汽车制造工程师学院的专业技能课程里学过。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近5年来,奔驰汽车对我校学生质量的平均满意度达98.7%。”吕江毅告诉记者,现场工程师培养模式充分考虑到奔驰汽车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的技术迭代路线,着力打造核心课程。生产项目融入课程内容,产品标准融入考察体系,职业标准融入技能考核。
“在校时,我们前两年的课程成绩达到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后,就可以取得相应等级证书。到第四学期末,学校和企业会根据我们的成绩和个人意愿,因材施教。”顾屿辰告诉记者,“我当时经常到企业首席技师工作室学习创新型模块化课程,边学边干。科研项目、双创赛项和企业技改项目就是我们的学习内容。”
创新型模块化课程对标产线维护、技术服务类岗位需求,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复合型模块化课程对标装配制造类岗位要求,着重培养综合职业素养。
“把北京奔驰汽车制造工程师学院打造成国内领先的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基地是我们的目标。”在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李刚看来,北京奔驰汽车制造工程师学院意在培养“具工匠精神,精汽车装配与设备维护操作、懂汽车制造工艺、会生产现场管理、善团队精益协作、能技术复合创新”的现场工程师,北京奔驰汽车制造工程师学院将探索形成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