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科学家精神·大家小事】
◎本报记者 都 芃
不久前,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匡廷云牵头的“真核生物光合膜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项目获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这已经是匡廷云第三次获得该奖项。
匡廷云的一生是“追光”的一生。大学毕业不久,她被国家选派,赴苏联国立莫斯科大学生物系攻读副博士学位。1962年回国时,匡廷云带回10多箱科研资料。当时,匡廷云得知,第二年将要召开全国植物生理学大会,并成立全国植物生理学会。正是这个消息,将她引向了“追光”的道路。
参加成立大会和学术年会是每个年轻科学家的愿望,但参加大会有一个要求,必须提交科研论文。这在年轻的科学家中掀起了一阵科研热潮,匡廷云也不例外。
但时间紧迫,加之到了冬天,野外实验已经来不及,匡廷云只能在室内做些科研工作。为了寻找科研方向,她拿出从苏联带回的第五届国际生物化学大会论文集,其中一章是“光合作用”,这吸引了她的注意。
当时探求光合作用的奥秘,需要用冰冻离心机来制备叶绿体。彼时,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实验条件较为简陋,匡廷云所在的研究小组没有高速冰冻离心机。团队想了个“土办法”:他们将原有的高速离心机直接搬到了冷库中,由于分离叶绿体离心时间短、转速低,因此基本可以实现与冰冻离心机同等的实验效果。
室外数九寒天,冷库中更是冰凉彻骨。匡廷云穿着厚厚的棉衣棉裤,在冷库里度过了几乎一整个冬天。
但匡廷云说,最怕的不是冷,而是“吵”。当时,中国科学院植物所设在北京动物园内,实验室供电线路老化,电压不稳。尤其是白天,当频繁往来的电车从动物园外叮叮当当驶过时,实验仪表指针便无序跳动,严重干扰生化材料活性测定。
实验室条件一时半会儿无法改善,匡廷云只能另想办法。她发现,当电车停运时,实验数据最为稳定。匡廷云和团队便从午夜电车停运后开始实验,一干就是一整晚,直到清晨6时电车重新运行后才暂停实验。
就这样,借参加第一届植物生理学大会的契机,匡廷云正式走上了光合作用研究道路,并在此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不断向光合作用的微观系统发起挑战。她也成为我国光合作用光合膜色素蛋白研究领域的开拓者。
2004年,匡廷云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合作,获得高度纯化的菠菜捕光光合膜蛋白复合物及结晶,并采用X射线晶体学方法进行了解析。这是国际上第一个绿色植物捕光复合物高分辨率空间结构,标志着中国光合作用机理与膜蛋白三维结构研究进入国际领先水平。
相关成果登上《自然》杂志封面。匡廷云自豪地说:“这是中国的结晶、中国的结构。”
2015年,匡廷云再获突破,她带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青年科学家团队率先攻克了高等植物光系统Ⅰ-捕光天线2.80埃米的结构,相关成果登上《科学》杂志封面。
人物简介 匡廷云,1934年12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我国光合作用光合膜色素蛋白研究领域的开拓者,研究成果被《自然》《科学》作为封面文章发表。3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并荣获国际光合作用及氢能研究可持续发展大会“杰出成就奖”、亚洲—大洋洲光生物学学会“杰出贡献奖”、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终身贡献奖”和中国植物学会“卓越功勋奖”。(图片由本报记者王小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