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位于西安高新区草堂科技产业园的陕西汉唐制药有限公司内,工人在生产车间包装药品。新华社记者 邵瑞摄 |
◎本报记者 王禹涵 通讯员 张 璐
实验室产生的科研突破却在临床试验中无人问津;做了一半的项目被发现技术成本过高,连样品都难以制作;不熟悉相关政策法规,导致高成本投入的成果最终未能获批……
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不少企业曾受到类似问题的困扰。去年,西安高新区建设了陕西省首个医疗器械概念验证中心——西安高新医疗器械概念验证中心,由西安联创生物医药孵化器(以下简称“联创孵化器”)提供概念验证服务。
近日,记者走进西安高新区,了解西安高新医疗器械概念验证中心如何探索通过概念验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助力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陕西在生物医药方面科研实力雄厚。作为全省生物医药产业企业数量最多、服务最完整的区域,西安高新区以科技创新为主线,大力推动医工交叉融合创新,培育医疗器械和特色健康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但是,生物医药转化领域仍存在一些问题,生物医药创新产品前端研发独立运行、后端市场应用困难便是其中之一。
联创孵化器总经理刘海鹏认为,开展概念验证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概念验证内容包括技术概念和商业概念。其中,技术概念回答“是否做得出”的问题,即讨论技术可行性;商业概念回答“能否卖得动”的问题,关注市场需求。
“概念验证中心将原始创新的‘想法’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样品’,再判定其是否可以成为用得着的‘产品’。”西安高新区西安创业园主任杨戎说。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二级教授崔亚丽从事医疗科研工作近30年,在体外诊断领域研发出诸多新技术、新方法。她创办的西安金磁纳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获授权发明专利44项。“但创新成果与临床应用之间,还有较长的距离。”崔亚丽说。
如今,联创孵化器通过开展概念验证,帮助西安金磁纳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自主抗体“金磁微粒”打开了体外试剂检测市场。
为了让医疗器械产品更好地经受住技术与市场的考验,联创孵化器以“问题倒推”模式从源头有效提升项目与市场匹配度。
7月初,刘海鹏带领团队走访西北工业大学李教授团队,欣喜地看到团队的在研项目已进入应用研发阶段。今年初,联创孵化器了解到团队正在进行手术机器人项目研发,但苦于不了解项目实际应用需求和市场前景,陷入了困境。
联创孵化器邀请产业公司、投资机构、销售团队和临床医生一起对项目开展概念验证。概念验证团队从市场端和临床应用端反馈项目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并梳理出项目在药监注册中的分类及注册方法,帮助团队厘清了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应用路径。
“概念验证帮助原始创新成果进入‘工业化’阶段,进而使科技成果‘产品化’,最终通过天使投资、孵化器完成‘商品化’进入市场。”刘海鹏说。
今年6月,陕西省科技厅发布《加快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的实施意见》,围绕生物医药、光子、氢能及储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等新赛道,以“概念验证+中试基地”双支撑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
作为西部高新科技产业前沿领地,西安高新区已聚集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210家、以企业为主的创新平台146个,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加速成型。
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杨华介绍,西安高新区将进一步打通创新链产业链壁垒,全力打造技术创新有力、产业链条完善、市场应用充分的生物医药产业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