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30日 星期二
多个关键性控制工程高标准完成
甘肃武威步入高铁时代
图为动车组穿越新乌鞘岭隧道。温桦摄

◎本报记者 何 亮

    近日,随着一声雄浑嘹亮的列车汽笛响起,“和谐号”动车组列车驶出甘肃武威东站,穿越新乌鞘岭隧道一路疾驰。兰张高铁兰州至武威段(以下简称“兰武段”)由此正式开通运营。这标志着武威接入全国高铁网,步入高铁时代。

    “家乡通高铁了,我特别高兴,一定过来看看,拍照留作纪念。”在武威东站站前广场,一位市民对记者说。

    兰张高铁兰武段自兰州市兰州新区中川机场站引出,途经兰州市永登县、武威市天祝县、古浪县至武威市区,接入武威东站。这条备受关注的高铁线路,结束了武威、永登、天祝等地不通高铁的历史,打造出“1小时通勤圈”,极大便利沿线群众出行。

    兰张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重大项目,全线建成后将成为河西走廊快速客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完善我国西部地区高铁网,对推进沿线城镇化进程、促进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装备创新破解施工难题

    兰张高铁兰武段线路全长194.261公里,沿途地形崎岖、河流纵横,工程挑战多,施工难度大。国铁集团工程建设者高标准完成多个关键性控制工程,让高铁成功穿越海拔3562米的祁连山乌鞘岭。

    “旅客坐着高铁以250公里的时速穿过新乌鞘岭隧道,只需约4分钟,而打通这条隧道,我们用了整整4年。”国铁兰州局兰州工程建设指挥部天祝指挥部指挥长张振琼颇为自豪,“4年换4分钟,值!”

    新乌鞘岭隧道施工难度大,难在隧道要穿越四大区域性大断层和5.2公里软岩大变形地段。岩体极易破碎,在高地应力条件下极易发生软岩变形问题。张振琼告诉记者,就像在满是裂痕、还可能涌水的“千层饼”中挖掘通道,稍有疏忽就会发生溜塌滑塌风险。

    面对挑战,兰州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施工单位中铁三局、中铁十五局成立专家组开展技术攻关。经过反复论证、实验,通过无人化立拱台车安装拱架和悬臂掘进机开挖掌子面,实现了“机械代人”的掘进方式。

    “我们加强超前地质预报,通过使用先进的钻注锚多功能一体机进行预加固,使‘豆腐脑’般的岩体由软变硬,再像撑伞一样将加固好的岩壁用特制钢架支护起来。”张振琼说,值得一提的是,作业施工将“单机单能”改为“一机多能”,实现了高风险工序“机械代人”,有效降低围岩开挖扰动及喷射混凝土的超耗,确保“一次成洞、一次成形”,成功破解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的施工难题。

    在新乌鞘岭隧道建设过程中,新型智慧装备、智能运营技术的运用,对隧道施工标准化、规范化起到关键作用。张振琼告诉记者,通过引入BIM+GIS、远程监控、VR体验等手段,整合12项管理功能,实现隧道掌子面重点区域和关键工序高风险点管控智能化、可视化、动态化,全面提升了项目综合管理水平。

    新乌鞘岭隧道施工难度大,铺轨难度也不小。铺轨作业在全线最高海拔2800米处进行,其最大坡道达到25‰,相当于长度1000米的距离,升高了7层楼的高度。

    中铁一局采用目前国内先进的施工工法,使用轨道工程运输管理智控平台、自动锁定小平车和龙门架滑触线取电系统等新技术,有效提高了铺轨施工组织和线路物资运输的信息化水平,在确保安全的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复绿守牢生态红线

    盛夏7月,当飞驰的动车穿越新乌鞘岭隧道,窗外是满眼绿色。

    乌鞘岭地处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地,施工过程中避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和水源安全是必须守住的红线。

    “我们对施工便道两侧、隧道洞口裸露区域全部进行了绿化,生活区、拌和站建立雨污分离系统,拌和站安装废水废渣分离回收绿色施工系统,对生产混凝土产生的废水废渣进行处理。”张振琼介绍。

    由中铁三局自主研发的废水废渣分离回收系统主要由回收、分离、收集、搅拌、压滤等部分组成,废水废渣经砂石分离系统处理分离出的砂、石料以及形成的污水,经收集池初沉后依次汇入搅拌池,并经过压滤机压缩处理形成粉饼和清水。清水可汇入清水池供循环使用。

    工程建设者还在隧道洞口建立了污水处理站,洞内斜井设置了三级沉淀池,采用沉沙、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措施和工艺,使处理水达到一级A标准。这些水可用于掌子面施工、道路洒水降尘及绿化,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污水处理站让生产生活用水在祁连山保护区内实现了零污染、零排放。

    在施工现场,记者看到,拌和站、钢构件加工厂生产区全部采用轻钢结构封闭,防止扬尘和噪声造成环境污染。同时,所有大棚采用深绿色彩钢瓦,使临建设施更好融入周边环境。

    “兰新高铁兰武段建设过程中,各施工单位针对不同区段自然环境特点,持续优化环保方案。”张振琼说,施工前,对铁路用地范围内进行乔、灌、草相结合的绿化设计;施工过程中,妥善弃渣和粉状建材;完工后,结合周边环境、植被覆盖状况,采取以植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的生态恢复方式对临时用地予以及时恢复,让青山绿水相拥,共筑生态安全坚实屏障。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