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刘 侠 本报记者 滕继濮
青藏高原北部是举世闻名的高寒缺氧地区,这里与北非、波斯湾同属全球著名的特提斯构造域。近日,记者见到了今年63岁、有40多年党龄的西南石油大学羌塘盆地研究院院长王剑教授,他已在这片平均海拔5000米的“生命禁区”,怀着破译地球科学秘密与报效祖国能源资源的胸怀,整整工作了29年。
无论是极寒、缺氧,甚至暴风雪的极端条件,还是缺水、少食、陷车的现实困难,都阻挡不了这位科学家将“爱国之心、报国之志”融入我国地质科研教育事业的探索步伐。
1995年,王剑首次踏上了藏北这片广袤而神秘的雪域高原。在这里,他不仅被壮美苍茫景色所吸引,更对其所蕴含的能源资源所遐想联翩。从此,他多次牵头组织地质调查研究团队,亲赴藏北高寒缺氧地区野外第一线开展探研工作,少则10多天、多则几个月。29年来,几乎从未间断。
弯弯梁位于藏北高原最北部的昆仑山南麓,是探险者也不敢涉足的无人区,被称为“死亡之海”,但这里也是地质科学家最珍贵的天然实验室。在2015年的一次考察中,王剑一行十余人刚出发不久,就有辆车陷进了沼泽,好几天都无法脱困。最后,团队不得不用棉被甚至身上穿的棉大衣铺在车轮下,将车拖出。当第8天到达昆仑山南麓时,严重缺氧与巨大的体力透支,让所有的人都瘫软在茫茫雪原上。
团队成员、羌塘盆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付修根说,有一次团队从泥沼中被困数日,“杀出”一条路到达勘探地点后,随车的“主粮”和蔬菜已告罄,只剩一些备用“干粮”。这时,团队面临着两难选择:是坚持完成任务,还是原路返程?王剑选择了前者,就地“安营扎寨”开展科研,而团队一行人仅靠剩下的泡椒、饼干坚持了2天。
“石头是一本书,它记录了地质历史时期丰富的时空信息,就看你能不能从中识别和提炼出来。”王剑说,“在地质学家眼中,从一块石头,可能看到的是一片广阔海洋、或一湾碧水、或一片沼泽、或河湖漫衍、或山脉连绵,它牵系着地球演化和资源能源形成,这就是地质学家的情怀。”
多年来,王剑行走在被称为“生命禁区”的雪域高原,先后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60余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重要科研项目等20多项。目前,他和团队正承担着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任务。
正如人们从最深邃的矿山中攫取最珍贵的宝石,长期在艰苦的青藏高原开展地质科研工作,也磨炼了王剑胸怀祖国、矢志创新的坚韧意志。野外考察期间,王剑还带领团队党员组建临时党支部,在雪域高原上,通过讲党课等形式,学习老一辈共产党员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激励青年科研工作者克服困难、奋发向上。
今年的春节期间,63岁的王剑带领他的研究生和项目研究团队,再次踏上藏北高寒缺氧区,开展青藏高原科考及地质研究工作。“每次考察完整理好实验测试分析资料,总会发现很多问题还没有解决,还有很多需要探索。”他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始终为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要勇担重任、脚踏实地、敢为人先,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时刻豁得出去,打头阵、做先锋,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光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