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厚植创新文化沃土 营造良好学术生态
“天宫课堂”第一课开课,学生们在位于北京的中国科技馆听课。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本报记者 张盖伦

    创新文化与创新生态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础,是创新发展的沃土。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要营造良好学术环境,弘扬学术道德和科研伦理,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作为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

    持续提升的科技硬实力,正需要不断增强的创新文化软实力与之匹配。

    八年来,有利于创新的氛围进一步形成。全民科学素养逐年提高,成为创新的坚实底座;科学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扬,成为创新的价值引领;作风学风得到优化,成为创新的规范保证。

    推动科普高质量发展 夯实创新之基

    高质量的科学普及,有助于形成支持科技创新的社会文化基础。

    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2015年,这一数字为6.20%。

    八年来,“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一论述深入人心,科普事业的发展迎来新局面:以政府为主体的科普经费投入稳中有升,科普场馆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科普队伍持续扩大,科普形式和内容愈发多样,科普主体日益多元,科普产业发展壮大……

    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这是推动新时代科普创新发展的重大契机,助力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信息化支撑、市场化运行的大科普工作格局。

    畅通科普人员职业发展通道,是推动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如今,科普人员职称评定制度得以建立健全。2023年,中国科协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支持下,首次在中央单位设立并开展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普专业职称评审,产生科普专业研究员16人、副研究员22人、助理研究员33人。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进一步提升公众科学素质。这对科学技术普及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实行20余年后,科学技术普及法迎来修订。

    2023年4月14日,科学技术普及法(修改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草案明确,国家把科普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位置,并提出国家设立科普奖项,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科普奖项。

    为激励科研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有关部门、单位拿出真招实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印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新时代加强科学普及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提出采用“大必须、小鼓励”的分类实施科普引导政策。针对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等资助强度较大的项目类型,提出“应当围绕项目实施开展科普工作”;针对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等资助强度较小的项目类型,提出“鼓励科研人员在做好科研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科普工作,将科普成果列入项目成果中”。

    如今,“大科学教育”格局正在形成。2023年,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着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铸牢创新之魂

    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弘扬科学家精神,有助于筑牢科技界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基础,为重大科技成果持续涌现创造创新友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条件。

    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更广泛地把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在党的周围,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内涵: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以及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原院长、北京科技大学科技与文明研究中心教授任福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如何更好弘扬科学家精神,树立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的公众形象,逐渐成为中国科学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任福君表示,近年来我国对科学文化越来越重视,不断挖掘科学家精神,加强科技界作风学风建设,人们对科学的理解更加深刻。“科学精神在中国扎根、开花、结果。”他说。

    如今,许多地方、学校和科研机构组建了科学家精神宣讲团,让科学家精神走进公众,走进学校,激励更多人明确志向、勇于担当。

    2023年,中国科协、教育部印发《“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实施方案》,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走近科学家,了解科学家精神,增强科学探索的好奇心,真正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立志为党成才、为国奉献。

    今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当天,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开馆。14.7万件实物、34.5万件数字化资料、上百万分钟音视频……参观者在一封封书信、一页页手稿、一件件证章前,感受老一辈科学家闪耀的精神光辉。

    这座博物馆,不仅是科学家珍贵历史资料的收藏库,还将成为研究阐释、活化弘扬科学家精神的策源地,中国科技工作者的精神殿堂。

    加强作风学风建设 守好创新之规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学进。培育创新文化,要涵养优良学风。优良的作风学风是做好科技工作的“生命线”,关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根基。

    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科研诚信建设的总体要求、工作机制、责任体系、重点任务、主要措施等。这是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被认为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2019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突出问题导向,着眼长效机制,推动科技创新生态不断优化。

    2021年12月24日,新修订的科学技术进步法明确规定:加强科技法治化建设和科研作风学风建设,建立和完善科研诚信制度和科技监督体系,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等人撰文指出,这意味着国家对科研作风学风制度建设的重视程度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旨在助推科研作风学风建设进入法治化“快车道”,规范科技工作者以优良的精神面貌和作风学风,在前沿科学和核心技术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对新时代我国科技伦理治理工作作出全面系统的部署。

    我国在一些前沿领域已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学研究一旦走入“无人区”,就必须系统地预见、权衡和处置科技前沿的伦理冲突与风险,进行负责任的创新。

    为更好协调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的关系,我国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2019年)、《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2021年)、《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2022年)和《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2023年),力图通过人工智能与伦理的有机结合,引导人工智能走上“科技向善”的健康发展道路;同时,也为世界人工智能发展规范的制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副研究员裴云龙表示,我国科研诚信宣传教育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不断增强,作风学风建设制度日趋完善,新兴技术在作风学风治理中崭露头角。

    “目前,我国已形成弘扬科学家精神与明确科研诚信红线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的创新文化与作风学风建设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奠定了坚实的制度与环境保障。”裴云龙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