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农科院科研人员正在察看马铃薯实生苗长势情况。 颉满斌摄 |
◎马爱玲 本报记者 颉满斌 实习生 张 颖
开沟、放种、施肥、盖土……六月,在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定西市农科院马铃薯试验田里,科研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试验种植,田中一派忙碌的劳作景象。
近年来,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科技创新、人才引育赋能特色产业发展,推动科技智力成果示范落地,打造转化农业新技术的主阵地。
“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经过20多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集科研开发、引进示范、辐射带动、产业孵化、培训交流、观光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型、综合性农业示范园区,步入发展快车道。”园区管委会主任汪进玉说。
政策“补血”与服务“送暖”结合
按照“一区多园”的发展思路,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规划面积约37万亩,其中核心区占地2万亩、示范区占地5万亩、辐射带动区占地30万亩。
定西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敏表示,在省市科技部门的指导下,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强化政策引导,贯彻落实《甘肃省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定西市强化科技支撑助力追赶发展实施方案》等省市“强科技”行动政策措施,政策“补血”与服务“送暖”相结合,激发园区各类创新主体活力。
“十四五”以来,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累计270家企业获得省市科技创新奖补资金2827.6万元,落实企业研发补助资金1054.75万元。
甘肃薯香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园区示范区的高新技术企业。服务于该公司的科技特派员杨新俊介绍:“在市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真金白银给企业兑现科技创新奖补资金,充分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重视。有这样的政策支持,我们当然愿意增加研发投入。”
围绕产业需求集聚创新要素
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坚持围绕产业需求,引导各类创新要素集聚,极大地推动了产业发展。
近年来,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科技创新助推马铃薯产业升级。2016年,定西市农科院科研人员发现马铃薯组培设备存在生产效率低、污染率高的问题,便引进上海组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高压灭菌灌装一体设备,实现了灌装灭菌全程自动化,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示范带动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定西市乃至甘肃省马铃薯脱毒苗生产企业组培设备完成更新换代。
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旱作农业科技园区的典型代表。定西市农科院积极开展抗旱育种,目前通过审定和登记的定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有8个,累计推广650多万亩,成果惠及六盘山片区27.53万户农民。
“定薯1号为淀粉及鲜薯食用型品种,定薯2号为鲜薯食用型品种,定薯3号为全粉及淀粉加工型品种……”定西市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韩儆仁对他们研发出的马铃薯新品种如数家珍。
2023年,针对马铃薯原种繁育体系不完善、品种混杂、良种匮乏、耕作管理粗放等问题,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核心区建立了涵盖农田大数据采集、水肥药一体化节水灌溉、无人机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机械化种植收获等多种现代化手段的智慧化原种繁育基地200亩。
同时,“国家高原夏菜(甘蓝)绿色高效栽培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落户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激活了园区蔬菜产业发展的“一池春水”。定西市经作站站长师立伟介绍,这一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面积11万亩,涵盖安定、临洮等5县区20多个乡镇。
“我们联合顺吉合作社开展甘蓝新品种引进试验多年,2023年引进试种甘蓝品种88个。在此基础上,今年筛选58个品种,创新开展土壤处理试验7项,通过逐年比较,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最优品种。”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技特派员刘红兵说。
高校院所技术指导一线
记者走进安定区内官营镇高原夏菜技术集成及产业孵化基地时,定西顺吉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保萍正在组织技术人员加紧育苗。
张保萍介绍,定西顺吉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开展蔬菜的育苗、种植、销售,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等的专家常年对合作社的农民进行技术指导。目前,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正在与甘肃农业大学筹划成立科技小院。
在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定西巨盆草牧业有限公司院内堆放整齐的草料包正在等待加工。该公司是一家集饲草加工、牛羊繁育、有机肥生产、科研推广于一体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兰州大学、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等高校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兰州大学的教授为我们提供乳酸菌并指导草加工,使得我们在疫病防治方面技术基本成熟,园区管委会还积极联系当地兽医专家及时提供疫病防治等技术指导服务。”定西巨盆草牧业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刘博说。
通过实施科研项目、“三区”科技人才服务等方式,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定西市“六县一区”及周边地区,建立马铃薯、中药材等产业领域的产学研新品种、新技术集成展示、示范基地59个,集成应用新技术44项,推广示范品种87个,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面积达到19521.54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