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 荣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的王郭村智能化育秧基地,只见一盘盘水稻秧苗青翠欲滴。在技术员指导下,工人们查看秧苗长势,不断调整水稻育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
据了解,该基地共有26个全自动智能化育秧棚,育秧品种以“晋稻17号”为主,每棚植播2000个育苗穴盘,可满足3000亩大田插秧需求。除满足本村插秧需求外,秧苗还供应山西省内其他地市。
该村技术员、山西省水稻研究所水稻试验基地专家冯润保介绍,智能化育秧基地主要采用旱地育秧新技术。相比水田育秧,这种作业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育秧效率、节省人力成本,还具有节约稻种、育秧质量好等优势,有利于水稻稳产高产。
“育秧的关键在于种子、土壤和水。”冯润保告诉记者,水稻种子泡水2—3天后,要用3%的石灰水进行浸种消毒,捞出稻种并清洗掉石灰后,需要将其放在催芽机里催芽24小时,再用自动育秧机进行机械播种。此外,播种水稻的底土富含有机肥,酸碱值不能高于6。播下种子后,再覆盖一层含除草剂的浮土,浇水至饱和,使大棚内温度保持在28—30℃,就可以静待出苗。
“以前都是人工播种,现在有了自动育秧机,不仅省时、省工,而且出苗均匀、出苗率高。今年我家还新盖了智能化育秧棚,手机上一键操作,就可以自动喷灌、通风、监测温度。通风口还安装了防虫网,别提多方便了。”村民张石柱乐呵呵地说,今年他家的水稻亩产预计可达750公斤。
王郭村智能化育秧基地配备了集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于一体的智慧农业设施,可保障大棚内光照、温度、湿度适宜,营造有利的育苗环境,提升秧苗存活率和抵御灾害的能力,保证育秧安全,缩短秧苗生产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