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军医大学进行实战化联演联训。 熊灵峰摄 |
◎王 琼 本报记者 张 强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4月23日到陆军军医大学视察,强调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强军思想,全面落实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提高办学育人水平和卫勤保障能力,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军医大学。
“习主席亲临学校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学校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陆军军医大学校领导表示,军队院校因打仗而生、为打仗而建,只有将研究锚定打赢、考场瞄准战场、课堂紧跟沙场,各环节向打仗聚焦、向实战靠拢,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与未来战场需求侧精准对接,才能培养出一批批德才兼备的新时代红色军医。
对接部队需求 找准科研重点
翻开陆军军医大学教员高钰琪的高原调研笔记,厚厚十几本全是数据和案例。“这些实战实训的案例和数据是改进教学、开展科研的依据。”高钰琪说。这些年来,他一直将征服高原病作为自己攻关的方向。
高钰琪介绍,高原病是驻扎在高原地区官兵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威胁。当部队快速进入高海拔地区,急性高原病发病率可达90%。为解决这一难题,陆军军医大学高原军事医学系选派教员奔赴一线,将最新研究数据带回课堂、融入教学,并依据调研数据展开科学研究。
通过大量高原现场实验和科研攻关,陆军军医大学高原军事医学系建立了亚洲最大的高原环境模拟舱群。模拟舱群可模拟10000米以内的任意海拔和零下45摄氏度低温的特殊环境,是高原医学教学、研究、训练的重要平台。同时,高原军事医学系还提出高原病分型方案,揭示发病机理,研究制定了首部《高原部队人员用氧标准》,全面推广“氧气到一线”的“救命氧”模式和“每人每天吸氧一小时”的“保健氧”模式。数据显示,吸氧后,官兵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发病率大大降低。
记者了解到,陆军军医大学经常组织教授专家团队,深入一线部队,围绕基层卫勤保障、伤病诊治和军医培养等展开调研。带着课题下部队,揣着案例回课堂,已成为学校每位教员的工作常态。
“只有对接教学科研与部队需求,才能找准工作发力点。让课题从部队中来,成果到部队中去,真正提高部队战斗力。”学校领导说。
在一代代红色军医的接力奋斗中,陆军军医大学军事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形成了以战创伤医学、高原军事医学、军事预防医学等为代表的军事医学学科体系,建立了创伤与化学中毒全国重点实验室,研制了我国首列卫生列车、我军所有型号装甲救护车和系列战伤急救器材,获得了包括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在内的2000多项科技奖励。
创新教学模式 提升救治水平
“地震现场,学校食堂坍塌,液化罐随时会爆炸,请立即抢救!”这是陆军军医大学本科生临床技能大赛上的最新考题。在陆军军医大学模拟训练中心,逼真的情景设计、贴近实战的考题,既是对学员医学知识和操纵能力的考核,也是对他们心理素质和应急能力的挑战。
与此同时,在陆军军医大学举办的直升机应急医学救援人员培训班上,来自东部战区某部的军医学员们,正对一名双下肢炸伤、双侧股骨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战士”展开迅速急救。他们沉着冷静,结扎止血,建立骨内输液通路和快速补液处置,直至“战士”生命体征稳定。而这一切,都是学员们戴着VR眼镜,在虚拟仿真思维训练系统里进行的。
“所有考场都指向战场,所有专业都指向打仗。未来战场上需要什么,考场上就考什么;未来作战任务是什么,考核重点就是什么。”学校领导说。
近年来,陆军军医大学精准确立“陆战、陆训、陆医”定位,锚定“教学中心向学员转移、教学方法手段与时俱进”目标,创新教学模式,建立了全军卫勤综合训练基地、战创伤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卫生列车训练基地等实战化训练平台。
为有效解决基层军医实践机会少、实战救治经验不足、平转战训练缺乏等问题,学校创新课堂,通过VR技术,运用计算机软硬件、人工智能等技术,模拟不同战场环境下的团队救治,集成了战创伤失血休克、高风险感染、不稳定性心动过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大量实战化救治案例。
如今,陆军军医大学已有4门课程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有20余门课程获评军队级精品课程、陆军精品课程;牵头主编近百部全军、陆军统编教材和部队训练教材;系统开展研讨式、案例式、情景式教学;多维度开设野战外科、维和军医、麻醉军医、直升机应急医学救援等培训,深入一线培训卫勤队伍,为全军培养了一批批基层卫生骨干,有力提升了一线战伤救治水平。
发挥办学优势 打造人才方阵
2018年,陆军军医大学博士毕业生高诗豪被分配到边疆工作。看着荒凉的山脊,高诗豪心中充满彷徨,担心自己所学没有用武之地。但一次运送伤员的经历,改变了他的想法。
“受伤战士从高处坠落。当时他的脉搏加快、血压下降,肋骨、脊柱有多处骨折,专家组诊断可能伴有脾破裂,情况十分紧急,必须转运抢救。”高诗豪说,6小时的转运,他一刻不放松,直到站在医院手术室参与脾脏切除手术,他才真正意识到,读书时挂在嘴边的“三级联诊、后送转运、伴随保障”对一线官兵的生命健康究竟意味着什么。
经过3年历练,如今,高诗豪已通过学校开辟的青年人才成长绿色通道,成为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的骨干力量。高诗豪是陆军军医大学培养的高学历人才的典型代表。这些人才的成长让学校更加坚定自身的人才培养规划线路。
军队发展靠人才。针对“抓好后继有人”这一军队事业的根本大计,陆军军医大学充分发挥特色办学优势,制定实施“扎根基层—实战磨砺—成才成长—择优选拔”路径,将课堂延续到沙场。学校领导表示:“我们坚信,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红色军医,打造过硬军事医学人才方阵,必须经过实战磨砺。”
在此培养机制下,一批批从陆军军医大学毕业的高学历人才在艰苦边远地区快速成长。他们结合基层部队特点及官兵实际,创新推进基层卫勤建设;针对基层训练伤多发等情况,研究慢性病疼痛机理和治疗方法;为基层引进红外热成像等诊断技术,为消除病痛提供技术支撑……
提起在校的学习经历,这些学员表示:“基层不仅锻炼了我们的业务能力,更让我们深刻理解了军医的职责使命。越靠近一线官兵,我们的保障就越贴近实战!”
据悉,在80余年的办学实践中,陆军军医大学共为部队输送高素质军事医学人才20余万名,成长出20位院士,160余位技术三级以上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