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合肥5月15日电 (记者吴长锋 洪敬谱)记者15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核心部件——高密度微波互连模组在合肥完成重大突破,成功解决“一根线”的“卡脖子”问题,实现完全国产化。
量子芯片是“量子计算大脑”,需要在-273.12℃或更低的极低温环境中运行。高密度微波互连模组则是“神经网络”,既要能准确传输信号,又要隔绝热量,为“量子计算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量子信息传输建立起高速、稳定的通道。
在高密度微波互连模组中,有一根至关重要的“线”——极低温特种高频同轴线缆。这根线是量子计算机信号传输的关键组件,曾一度被国外垄断,导致采购价格高昂。
记者了解到,这款国产高密度微波互连模组可为100+位量子芯片提供微波信号传输通道,能够在极低热泄漏环境下实现微波信号的跨温区稳定传输。该模组的成功研发使得量子芯片能够发挥出更强大的计算能力,有助于我国量子计算机更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