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 星期三
科技体制改革为南京高质量发展凝“新”聚“力”

    ◎本报记者 张 晔

    5月3日,随着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的升空,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踏上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往返的旅程。

    听到嫦娥六号成功发射的消息,南京英田光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子元特别高兴。“祝融号火星车发回的首张火星照片,就是用我们研制的相机镜头组件拍摄的!”周子元介绍,除了嫦娥号和祝融号,公司还参与到天问一号星敏镜头研制,承担了海洋二号、实践十三号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的配套任务。

    作为全国唯一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南京以改革为“金钥匙”,从体制机制上破解束缚创新的阻力,为创新铺平道路、提供保障。一场全新的生产力变革,正在金陵城强力推进。

    政策托底激发创新裂变

    走进位于南京麒麟科创园的中科南京生命健康高等研究院,在SPF(无特定病原体)级实验动物中心、新型疫苗创新研发中心、蛋白抗体技术中心等实验中心内,科技日报记者看到,抗体药物、新型疫苗、分子免疫诊断等多个新品正在加紧研发。

    中科南京生命健康高等研究院负责人刘冬平介绍,人用H5亚型广谱性禽流感疫苗、人用季节性流感疫苗和猫五联mRNA疫苗,以及多肽类药物递送平台的开发等重点项目均取得原创性突破,已进入转化阶段。

    “修订后的《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对我们高校院所的成果转化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刘冬平说,这些政策让他们在科技成果转化的授权空间、权益分配、制度建设、免责情况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打通了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依据该院成果转化管理办法,他们采用先赋权后转化的方式,先赋予研发团队科技成果的长期使用权。院里已组建专业服务团队,在专利评估、赋权变更、收益分配、推介合作等方面提供支撑,从而推进成果落地。

    近年来,南京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解决科技人员“不敢转”“不想转”的顾虑,力促科技成果“转成功”“转得好”。

    目前,南京已联合多家试点高校院所加快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共同探索“团队控股”“拨投结合”模式,设立“社会服务型教师”职称,投入专项资金设立技术创新基金项目,为科研人员松绑放权。

    为增强发展主动权,南京还建设紫金山实验室、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围绕高性能处理器、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等关键核心技术,组织实施揭榜攻关项目,加快重大原创成果供给。

    科技“智”与产业“力”双向奔赴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南京拓恒无人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拓恒”)的高速公路应急巡检系统“大显身手”,其智能无人机在南京绕越高速殷巷收费站及主要干道展开低空飞行巡检,为交通运营与执法部门提供了大量巡飞与监测数据。

    作为一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江宁开发区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相较于行业内其他企业,南京拓恒自带创新基因。“我们遵循着‘技术—产品—商品—产业’规律,将企业的优势与高校的创新资源进行链接,开展低空领域智能化数据信息服务。”南京拓恒负责人张学姣说。自2018年成立以来,南京拓恒研发出低空无人值守巡检、低空重载和空地防御类产品及低空智能数据服务平台,为水利、交通及低空网格化管理提供服务。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载体。近年来,南京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

    目前,南京已有一批龙头企业牵头,纵向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力量,横向联合高校院所平台力量,组成创新联合体,共同承担重大攻关任务,通过市场需求导向倒逼科技创新供给侧改革。全市共备案16个创新联合体,开展43个联合攻关项目,科技部门累计给予超4000万元资金补助。

    同时,南京正进一步加大科技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构建“科技—产业”双向发力机制,打造“技术突破—成果转化—应用示范—产业落地—集群发展”为一体的产业技术创新生态链,让科技力量成为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经过体制机制改革,南京正在加快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持续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动能。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