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3日 星期一
华成祥:“钻”研国产大飞机零部件
华成祥在测量零件尺寸。陈阳摄

    【高技能人才】

    ◎实习记者 于紫月  本报记者 矫  阳

    当得知采访对象是一名来自东北的钳工特级技能专家时,记者猜他一定身材魁梧且有一双无比有力的大手。但华成祥与记者想象的大相径庭,他面容白皙,沉稳内敛,双手十分秀气。

    华成祥是个“90后”,他所在的中国航空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3厂主要任务是为国产大飞机加工关键零部件。用钻头去钻鸡蛋壳是他每日的必修课。

    华成祥曾取得第十五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钳工组冠军,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手工锉修某类重要零件,使其精度达0.005毫米,带领团队成员解决多个航空制造领域手工高精度加工难题。

    近日,华成祥获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初出茅庐便屡创佳绩

    2014年,24岁的华成祥进入中国航空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3厂,成为一名钳工。华成祥在班组里年龄排行第四,工友们亲切地喊他“老四”。

    2017年,华成祥得到“工人院士”、航空工业首席技能专家方文墨青睐,成为他的徒弟。

    “一点就透”是方文墨对爱徒华成祥的评价。钳工作业中,磨钻头是最难的活儿,可华成祥只用2个小时就掌握了这门技术。他打磨的钻头,锐利对称、经久耐用,厂里老师傅们看了也道一声“好”。

    拜师学艺没多久,方文墨便鼓励华成祥参加辽宁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比赛科目多、备赛时间紧,报名后华成祥连喝水、吃饭都争分夺秒。

    “赛前集训那几个月,为了节省时间,我一天只吃一顿午饭,一顿吃两个盒饭。”华成祥说,为了适应赛事节奏,他每天一大早扎进车间,一扎就是一整天,手上起血泡就用针挑破,缠上胶布继续干。

    在2017年辽宁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上,27岁的华成祥崭露头角,获得工具钳工组第2名的成绩。此后几年,他陆续夺得省市、全国技能大赛冠军。

    急难险重任务找 “四哥”

    “道儿”是行话,“一道儿”是0.01毫米。

    在一次研制任务中,某类重要机加零件精度要达到0.005毫米,即“半道儿”,不足一根头发丝直径的1/15。此外,零件外形复杂,难以使用机床加工,生产一度受阻。

    “越是急难险重的任务,越需要我们青年挺身而出。”华成祥说,他带领团队成员主动接下任务,凭借手工锉修完成了高难度加工任务,零件合格率高达100%。

    在某次任务中,一批新型零件的技术指标属全国首次提出,研制难度颇高。华成祥接下任务,带领团队成员48小时连续作战,从零开始摸索材料性能、试验工艺方法,提前完成全部试验任务,助力相关型号成功下线。

    据统计,华成祥带领团队成员改进工艺方法百余项,完成技术攻关30余次,自制工装、工具20多件。经他改进的部分零件,生产加工效率提高近百倍。

    如今,同事口中的“老四”渐渐成了“四哥”。“急难险重找‘四哥’”,这句话厂里无人不知。

    用心带徒传授技艺

    2022年,以华成祥名字命名的“华成祥党员创新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

    “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干一行。”这是华成祥对徒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也是他从业11年的信条。

    “我平时都是以心交心、以技能树方向、以成绩促动力。”华成祥说,在带徒方面,他要像师傅方文墨一样,将自己积累的经验和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

    截至目前,华成祥已经开展了百余场技能培训,覆盖学员千余人次,先后培养青年技能骨干20余人,其中多人在关键岗位从事重要产品加工工作。

    师徒之间,既是技艺、学识的传承,也是为人、品德的授受。

    “技术、绝活永远学不完。我希望徒弟们在本职岗位耐得住寂寞,用心沉淀,用发自内心的热情去做好每件小事。”华成祥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