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看点】
◎本报记者 李 禾
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发挥科技的作用?在近日召开的第八届中国能源模型论坛年会上,相关专家对此建言献策。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江亿在年会上指出,构建未来新型能源系统的关键在于实现零碳电力、零碳热力和零碳燃料的供应。要想实现零碳能源体系,我国应在电力、工业等领域进行改革和技术创新,同时优化清洁能源的布局和调节机制。
江亿说,火力发电具有可靠性强、安全性高等特点,能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因此,可保留部分火电用于季节性调峰。火力发电虽会集中排放二氧化碳,但新技术可回收其中的七八成。同时,也可采用生物质燃料等,实现火力发电的碳中和。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在全国发电总装机中比重已突破50%,历史性超过火力发电装机,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约占全社会用电量1/3。
构建零碳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风电、太阳能发电的生产、传输、调度、运行等对气象条件依赖度较高。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袁佳双说,国家气象中心已构建中国新能源资源评估和开发利用大数据平台,初步建立了新能源气候预测业务系统。这将为支撑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宋宗朋认为,还应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气象预报智能化。传统预报模式面临计算量巨大、时效性偏低的瓶颈。如今通过人工智能模型,可再生能源气候预测、气象预报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据悉,我国正积极发展分布式新能源,组织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千家万户沐光行动”,推进农村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助力构建零碳能源体系。
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副秘书长张葵叶建议,应加强技术创新,提升分布式新能源供给能力和稳定性,不断降低分布式新能源生产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分布式新能源及其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加速数字化技术在分布式新能源领域落地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