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佳星
“我们在81个城市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在全国县级层面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在5月7日国家卫健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体改司一级巡视员朱洪彪介绍,公立医院正在构建高质量发展新体系,为群众提供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一体化的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
近年来,广大医疗卫生机构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注重关口前移,公立医院正在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门诊和服务“上新”
“2800余家二级以上医院至少开设了1类新型门诊。”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副司长邢若齐介绍,通过完善多学科诊疗制度,公立医院开设了麻醉、疼痛、健康管理等新型门诊,以满足患者多样化的需求。
“各级各类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就是要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朱洪彪表示,优质服务基层行和社区医院建设三年行动实施以来,超过70%的基层机构达到服务能力基本标准或推荐标准。当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得到拓展,通过健全激励和保障机制,家庭医生可为有需要的病人送医送药,提供上门服务。2023年,基层诊疗量占比达到5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群众的吸引力逐步增强。
各地公立医疗机构均开展了门诊、服务的“上新”探索。在江苏,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面开展了普通门诊“一次挂号管三天”惠民便民服务。在河南送医上门渐成规模,周口市开展家庭病床、护理到家服务,组建服务团队630个,受益患者2万多人次……
科研和临床“攀高”
“5年来,浙江省对浙大一院仅医学高峰建设和人才的投入经费就超过了6亿元,这还不包括对基础研究和医疗及科研设备的大力支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梁廷波表示,公立医院在医学、工学、信息技术协同攻关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政策支持,增强科研和临床的创新活力。浙大一院充分发挥感染科、普通外科、血液病等学科优势,开展前沿科技创新,推进院、校、企协同,聚焦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18个科技联合攻关项目,部分项目已经取得重大突破并实现转化。
朱洪彪表示,国家卫健委支持建设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961个、省级3800个、市县级11000个,开展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据介绍,公立医院始终瞄准临床重大疑难疾病治疗难题,发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群的集中优势,秉持“专家围着患者转”的原则,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3.8万人次,大幅提高患者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