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2日 星期一
从“跟随者”到“引领者”
——院士专家共话中国互联网“三十而立”

◎本报记者 陆成宽

    30年前,一条64K的国际专线从中国科学院成功接入国际互联网,中国从此成为国际互联网大家庭的一员。30年来,中国互联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枝繁叶茂,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4月19日,“潮涌网络·向新出发”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高端对话活动在中国互联网诞生地——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举办。活动上,院士专家回望了中国互联网30年来波澜壮阔的演进历程,展望了其未来发展前景。

    互联网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网络信息技术是当前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技术创新领域,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孙凝晖在致辞中表示,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互联网逐渐从“跟随者”变成“并肩者”和“引领者”。

    “从5G到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光纤宽带网和移动网络,从IPv6到北斗卫星导航,从超级计算到量子通信,我国在高端芯片、基础软件、核心元器件等关键共性核心技术上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孙凝晖看来,我国正以创新技术引领世界互联网发展,逐步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

    “回忆30年,我最庆幸的就是互联网出现在中国改革开放年代,反过来说也一样,中国的改革开放出现在互联网年代。有了这样的条件,我们以‘中国速度’,进入了信息革命的年代,在飞速发展过程中,就有了互联网的‘帮忙’。”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启恒说。

    此次活动上,不少专家都谈起了互联网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改变。比如,深山里农产品通过互联网“端”上了千家万户的餐桌,网络流量带火了山东淄博、黑龙江哈尔滨和甘肃天水;同时互联网也成就了很多人,外卖小哥、卡车司机、返乡创业的新农人、非遗传承人等,都因为互联网有了“新身份”、新舞台。

    树高千尺有根,江河万里有源。30年来,中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中国科学院这个互联网领域的先驱者。

    从发送国内第一封电子邮件,到研制首台路由器、CN域名服务器,建立中国第一台WWW服务器,再到为中国网信领域创新体系结构、核心协议、关键设备、组网系统等,中国科学院都作出了贡献。

    中国科学院网信办副主任陈云霁表示,中国科学院将继续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以抢占科技制高点为统领,全面提升信息化基础保障能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再立新功,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作出更大贡献。

    目前,中国科学院正在规划建设下一代“中国科技网”,以推动海量科研数据互联共享。据介绍,下一代“中国科技网”将优化现有布局,把骨干网络从10G提升至100G水平,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4个城市建设网络枢纽,依托8个中国科学院分院建设区域中心,形成一张可协调调度、支持不同应用的科研数据传输网络。

    此次活动上,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纪念展室正式揭牌。该展室通过场景复原、实物展示、历史档案等展陈,记录了中国早期互联网探索、研究并最终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历程。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