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7日 星期三
研发专属“营养餐” 育好宜宾茵红李
——西南大学宜宾研究院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副研究员汪卫星(右一)在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茵红李示范片指导农户使用专用水溶肥。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雍 黎

    初春三月的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李花盛开,引来不少人游玩拍照。来自西南大学植物营养管理与智慧农业创新研究中心的技术服务团队正在李树下忙碌着。他们要赶在开花时节,为李树提供专属“营养餐”,给今年该地茵红李丰收打下基础。

    茵红李种植项目是西南大学宜宾研究院助力地方产业发展的项目之一。该研究院是四川省宜宾市人民政府和西南大学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在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许多项目已开出“成果之花”。

    营养调控管理 提高优果率

    “开花期是水果产量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技术服务团队负责人、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副研究员汪卫星在林间忙碌着。他带领的团队在屏山县茵红李示范片了解茵红李的生长情况,并指导农户使用专用肥。

    屏山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明代开始,屏山人就开始种植李子。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屏山人从原产李资源发现并优选培育了茵红李。茵红李具有脆嫩化渣、风味甜浓、清香爽口、耐储运等特点,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不过,因为种植技术落后,老品种面临着新问题。由于缺乏可复制推广的优质技术,在市场品质需求升级的情况下,茵红李的品牌效应开始减弱。此外,肥料过量与不合理施用导致的土壤破坏问题也困扰着产业发展。

    2023年,宜宾市农业农村局联合西南大学宜宾研究院、西南大学植物营养管理与智慧农业创新研究中心,在屏山县锦屏镇、翠屏区双谊镇实施“宜宾茵红李高产优质栽培与新优李品种种植示范”科技成果转化科研项目,希望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实现化肥减量增效,提高优质商品果率,让老品种焕发新生机。

    汪卫星团队采用自创的植物全生命周期营养管理理论与技术体系,根据宜宾茵红李生长发育阶段特性,制定了宜宾茵红李全生命周期营养管理方案和配套栽培管理技术方案,在茵红李春梢萌发生长期、幼果发育期、果实膨大期、果实转色成熟期等关键期,实施全程科学营养调控管理和标准化种植技术集成示范。

    2023年,试验测定结果显示,项目示范区域内的茵红李成熟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14%—16%,平均单果重35.44克,较常规种植的茵红李单果增加5.36克/个。按照屏山茵红李生产技术规程中每亩商品果留果6万个的标准计算,项目实现亩增产643斤、亩增收1700余元,单果重35克以上优质商品果率达到80%。这切实提升了茵红李的综合品质和产量,尤其提高了商品果率和优果率,推动宜宾茵红李产业提质增效。

    同时,试验区域内茵红李全年施用水溶性专项配方肥料仅64斤/亩,较传统用肥量减少70%—80%,促进了茵红李化肥减量增效,有效促进了产业绿色转型发展。

    目前,茵红李产业已成为宜宾第二大特色优势水果产业。全市茵红李种植面积20.68万亩,产量21.14万吨,产值达13.8亿元。

    “量身定制”肥料 降本无污染

    “和儿童的生长一样,植物生长也需要科学搭配营养。”汪卫星介绍,全生命周期营养管理技术体系是西南大学自主研发的科研成果,有40余年的研究与应用历史。经过不断创新与优化,他们已经构建了完善的理论与技术体系,目前已经制定了果树类、蔬菜类、中草药等50余种主要经济作物的专用营养管理技术方案,并在全国8省(区、市)多区域推广应用20余万亩。

    “我们从形态、生理生化与分子水平,对植物生长发育调控以及营养管理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不断创新技术体系。”汪卫星举例,柑橘在春夏季枝条生长过快容易抢夺果实营养,常规方式是通过人工修剪甚至化学药物去除夏季新梢。南方地区气候适宜、雨水充沛,柑橘树长势更加旺盛,导致修剪成本巨大。汪卫星团队研究发现,通过营养元素的搭配就能实现柑橘在夏季长果不长叶。

    “我们研发的专用水溶肥,具有阶段性、高效性、时效性、生态性等特点。”汪卫星介绍,该肥料可根据不同植物特点“量身定制”,按生长阶段施用,对土壤无污染、无毒无害。

    该团队制定的科学精准营养管理配方搭配合理施用技术方案,突破农业技术标准化难题,实现了肥料的科学、高效利用,避免了复合颗粒肥料多物质残留,尤其是非降解性载体残留带来的土壤板结、酸化、硝化以及农产品质量与产量不稳定等问题。据测定,采用该方式后,肥料实际施用量可控制在全年64—70斤/亩,肥料减施80%以上。

    “今年我们将在宜宾继续扩大该项技术的示范范围,推动当地特色经济作物产业提质增效。”西南大学宜宾研究院负责人表示。

    2023年,西南大学宜宾研究院累计入驻研究生230余名,宜宾茵红李等以科技成果服务当地产业发展的项目已初显成效。未来5年,研究院将聚焦宜宾市产业发展需求,组织更多师生研发团队入驻,力争“十四五”末基本建成立足宜宾、服务成渝、面向西部和长江经济带的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及人才培养培训高地。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