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本报记者 代小佩
精密器械保护装置、婴儿连体衣式保护膜、上肢桡动脉抬高架、一次性简易埋线针……近年来,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助推的科研成果转化清单越来越长。
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山东大学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凌沛学近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他多年的经验表明,科技成果转化有规律可循。“要解决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就要转变传统思路,以市场引领技术,加速成果转化。”
以需求为导向孵化技术
护肤品玫瑰纯露的转型升级就是一个例证。2016年,亓金亮在济南成立山东美貌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其推出的玫瑰纯露靠互联网销售大获成功。创业第一年,销售额达到300万元。“但玫瑰纯露技术含量不高,随着仿品增多,我们逐渐失去产品竞争力。”亓金亮意识到,必须做高科技产品,重塑企业未来。
亓金亮把目光投向了玻尿酸产品市场。目前,全球大部分玻尿酸原料产自山东,这里有资源优势。而凌沛学深耕玻尿酸技术多年,有效推动了玻尿酸规模化生产,并成功孵化4家上市公司。
双方一拍即合。2020年8月,凌沛学与亓金亮签约,山东美貌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梅晔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梅晔生物”)。为什么选择一家初创公司孵化技术?凌沛学说:“我看重的就是梅晔生物善于洞察市场的能力。”
针对市场需求,凌沛学带领梅晔生物团队成功开发出拥有独家专利的产品,打造了“凌博士”国货品牌。公司仅用3年销售额达到10亿元。
在凌沛学看来,科研成果转化一定要瞄准市场。“先了解企业的市场需求,再寻求技术满足需求。很多技术人员创业失败就是因为不了解市场。对做应用研究的人来讲,以市场引领科研尤为重要。”他说。
以技术为利器发展企业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有助于避免技术研发的盲目,但如何确保企业行稳致远?
生物纤维素,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生物学材料,市场应用广。但由于技术“卡脖子”,国内生物纤维素一直未形成规模化生产。在此背景下,以生物纤维素为产品原料的山东纳美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美德”)举步维艰。
一筹莫展之时,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来企业调研。在充分了解纳美德的技术需求后,学会积极牵线搭桥,促成齐鲁工业大学造纸与植物资源工程学院教授韩文佳与纳美德合作。
凭借学校研发优势和设备资源,韩文佳带领纳美德团队研发出首台将3D打印用于生物纤维素创伤辅料生产的设备,生产出多孔复合医用敷料,打破了技术瓶颈。
很快,纳美德推出国内首个上市的生物纤维素干膜辅料。随着产品迭代,2023年纳美德销售额达2000万元。纳美德总经理刘景君说:“正是有了技术突破,我们才掌握了市场主动权。”
韩文佳曾跟一家企业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两年后项目无疾而终。失望的韩文佳开始转向与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等机构合作。“有学会帮我筛选企业,大大提高了我们实验室的技术转化效率。”
一手擎市场大旗,一手握技术利器,梅晔生物和纳美德成果转化跑出“加速度”,成为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促进成果转化的两大经典案例。
“其实学会在服务过程中也走过弯路。我们曾带着40多个项目去路演,结果现场企业兴趣寥寥。原来,专家路演的项目不能解决企业的痛点。”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秘书长刘爱玲回忆。
“目前在成果转化方面,我们在全面了解企业和专家情况后再促成对接。比如,对实力较强的企业,介绍专家以技术入股或技术转让形式开展项目合作;对实力较弱的企业,积极寻找相匹配的科研成果或推荐技术顾问。”刘爱玲说,“学会将继续完善机制优化流程,加快科技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