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汝健
“这个管口是用来连接粪污车和地埋罐的。”3月26日,在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半截塔村粪污处理站,运营负责人孙伟边说边指向管口的另一端。科技日报记者顺着孙伟手指的方向,进入一个百余平方米的温室大棚,注意到地面上有4个直径50厘米的罐口。“这是用来储存粪污和液态菌肥的地埋罐罐口,每个罐体容量为100吨。”孙伟介绍,这种地埋罐占地少,既防冻还环保。
孙伟所说的液态菌肥,正是该处理站用农厕粪污发酵而成的液态“肥水”。“粪污处理过程中,我们往里面添加些发酵菌液,就能将粪污充分利用,变成液态的有机菌肥。”孙伟告诉记者,农厕粪污通过发酵实现了无害化处理。
更重要的是,农村有机粪污资源实现了循环利用。
“液态菌肥可以用来浇灌农田作物。”孙伟说,高标准农田里的全自动水肥一体机可以利用这些“肥水”。
如何发展循环农业?记者在粪污处理站墙上的展示画里找到了答案——粪污和污水进入处理站变成液态菌肥,将其浇灌农作物后,最终实现循环利用。
“这种新模式解决了老问题,实现了农厕粪污还田利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孙世友认为,用液态菌肥浇灌农作物,不仅有利于土壤环境改善,还可以有效提升作物品质。
在孙世友看来,农厕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为生态环境和绿色种植双促进同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新模式的探索离不开地方财政的支撑。“这是我们今年投资300多万元建设的一个粪污处理试点。”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杰告诉记者,该处理站能使周边3个乡镇的1万余人受益。
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是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关键一环。
记者在河北省三河市行仁庄村生态处理站看到,一名封闭式自动化吸粪车工作人员,正将吸污管连到站内封闭处理池,进行粪污转移。“在这里经过一系列工序处理后,农厕粪污将变成有机肥。”三河市农业农村局农办秘书股股长田野告诉记者,该站每天处理粪污200吨,产生8吨有机肥和120立方米“肥水”。
记者了解到,河北省卢龙县建设的70座粪污处理站,每年转储处理粪液10万立方米。经过无害化处理达标后的“肥水”,全部用于高标准农田灌溉。
在农村粪污管网归集处理模式探索中,石家庄市鹿泉区还铺设了农村污水管网94万米,建设了37个污水处理站,实现了全域农村厕所粪污与生活灰水管网归集处理,并通过水肥一体化实现农田利用。
“截至2023年底,我们已建设粪污处理站5285座。”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和美乡村处处长刘丽萍介绍,经过多年实践探索,河北正在逐步建立粪污无害化处理利用机制。
推进农厕粪污与农村黑灰水一体化处理,既能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又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一种“少花钱、易操作、好推广”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