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自贸港
在推进自贸港封关运作的攻坚之年,海南省多个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图为建设中的海南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新华社记者 郭程摄

【区域创新大家谈】

◎廖民生

    投资自贸港就是投资中国未来。深耕以自贸港为代表的中国未来产业体系,让自贸港的供应链成为国际合作的共赢链,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同和积极响应。

    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如何尽快提升海南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既巩固传统产业优势领先地位,又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笔者认为,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依靠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加快建设全链条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完整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筑牢自贸港安全发展的根基。

    做强做优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从发展实体经济所依赖的资源角度讲,海南及其管辖海域是我国极为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可燃冰、深海矿产等战略能源基地,热带高效农业育种基地和国际航天发射与组装基地。

    因此,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海南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具有较高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的高端数字制造业,抓紧培育和引进具有领头效应的经营主体,培育一批省属创新型领军企业、瞪羚企业,塑造自贸港经济发展新引擎。

    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2025年底自贸港封关运作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技术等实体经济,将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生产与全球采购、供应链衔接起来,培育更多的数字化供应链、绿色供应链创新技术与应用,使得自贸港企业能够从国际市场上获得更为优质的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进而直接促进最终产品质量升级,实现自贸港提升战略,扩大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

    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目标背景下,自贸港的战略地位凸显。借力近年来国家深海科技创新中心、国际卫星装配调试中心等资源集聚之势,海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打造先发优势。

    一是出台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人才政策,建设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完善科技人才发现、培养、引进、奖励机制。针对产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组织青年人才承担攻关任务,瞄准“高精特新缺”引进人才,快速集聚一批战略科学家和高水平科研团队,以人才高质量发展提高自贸港科技创新能力。

    二是加强基础研究,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在不断加大基础研发投入的过程中,增强航天航空基础零部件、深海进入与资源开发先进工艺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供给能力,补齐深海油气开发、智慧育种等短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行业引领力的现代化重点产业,提升产业对自贸港发展的支撑能力。

    三是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崖州科技城、文昌国际航空航天城等13个自贸港重点园区的建设力度,高效聚集更多国家重大项目等创新要素,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深海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粮食安全、重大疾病、海洋碳汇、气候变化等未来产业领域,抢占制高点,形成新质生产力。

    对接大市场瞄准大目标

    海南产业格局联通东盟和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各成员国,8小时航空经济圈可覆盖58国大市场。基于此优势,更应注重顶层设计,统筹好“引进来”和“走出去”,并聚焦以下几大领域,深挖产业潜力。

    一是海洋新兴产业。应壮大海洋产业集群,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积极推动船舶及港口航运、海洋油气与矿产资源开发、海洋工程与环保、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与医药、海洋旅游与文化等领域的产业创新和应用场景打造,满足“智慧海洋、数字海洋”的国际国内合作需求,将海南打造成为全球海洋新兴产业的“桥头堡”与“科创高地”。

    二是新型消费。可依托重大赛事促进“商旅文体”融合发展,将自贸港打造成为中国旅游第一站。大力发展国际性会展产业,依法依规探索推进海南与港澳台专业服务机构共建合作,积极申办国际组织年会和会展活动,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创新的海南主题会展品牌。依托博鳌国际医疗旅游先行示范区,大力发展医疗康养产业。

    三是现代物流产业。以RCEP签署实施、15个成员国互联互通为抓手,加快海南与东盟各国的现代化物流体系布局,形成联通国内外的现代化物流体系,为海南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国家战略支柱产业提供“海上交通生命线”“航空交通运输枢纽”的通道保障。

    四是新金融服务行业。要积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离岸金融中心和财富管理中心;鼓励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机构发起设立供应链金融领域投资基金、保险、衍生品交易、融资租赁、债券投资;培育和丰富绿色金融体系等。

    (作者系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海南省重点新型培育智库首席专家)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