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模式】
◎本报记者 华 凌
“发展商业航天,我们有底气!”2月26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新材料与智能制造科技处处长杨璞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北京商业航天产业正逐步进入发展快车道。北京形成全国最集中的商业火箭研制产业集聚区,聚集了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宇航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全国70%以上的商业火箭整箭企业,取得商业火箭领域多项第一。
北京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发源地。推动北京商业航天在全国乃至全球走在前列,体现北京担当和北京引领,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并提出打造商业航天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年伊始,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北京市加快商业航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为打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再燃一把火,助推探索商业航天新模式,激发商业航天新动能。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8年,北京商业航天在关键核心技术上,要在全国率先实现可重复使用火箭入轨回收复飞,形成低成本高可靠星箭产品研制能力和大规模星座建设运营能力;在产业规模上,要引进和培育5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和10家以上“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数量超过20家。
此后,再用5年时间,形成可重复使用火箭常态发射能力,建成天地一体通导遥巨型星座体系,让空天信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业航天创新发展高地。
“目前,航天业发展的最大趋势就是突破运载火箭的成本和流量瓶颈。发展一级可重复使用火箭甚至全重复使用火箭,形成航班化发射运营,从而大幅降低进入太空的成本,极大提升发射频次。”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昌武说。
“本次北京商业航天政策也是对于‘五子’联动重要战略的积极响应,旨在通过商业航天产业进一步推进北京的高质量发展。”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鹏表示。
为加快推动商业航天创新发展,北京将紧抓技术创新,支持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和发展“北京市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创新中心”。通过组建创新联合体,搭建共性技术平台等方式,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技术瓶颈;加大应用创新,加快大规模星座组网建设,以产品创新应用为引领,搭建通导遥创新应用场景,深度融入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推动商业航天产业规模化发展;探索制度创新,加强政策研究,引导商业航天企业参与商业航天政策法规制度体系建设,进一步释放商业航天市场发展活力。
北京商业航天“加速跑”,带动商业火箭领域的中国力量蒸蒸日上。据介绍,北京商业航天产业已形成蓬勃发展的“南箭北星”布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兴区集聚商业火箭研发制造企业,形成“南箭”产业集群;海淀区集聚众多商业卫星制造、测运控和运营企业,形成“北星”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