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02日 星期五
观鸟时,我们在看什么?
——《抓住十二只喜鹊的尾巴》阅读分享会侧记
作者:【波】斯坦尼斯瓦夫·乌宾斯基
译者:毛蕊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4月

◎本报记者 马爱平

    随着大部分候鸟迁徙结束,集中观鸟季随之到来。是什么让越来越多的人痴迷于观鸟,不畏寒暑、废寝忘食呢?

    近日,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国家动物博物馆举办了“2023首都科普好书”《抓住十二只喜鹊的尾巴》阅读分享会。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经理吴良柱介绍,《抓住十二只喜鹊的尾巴》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人文自然”书系的最新作品,是一部以观鸟为题材的自然观察笔记。资深观鸟人、波兰新锐自然作家斯坦尼斯瓦夫·乌宾斯基用12个与鸟有关的故事,引领读者走进鸟类迷人的微观与宏观世界。这本书也入选了北京市科协发布的“2023首都科普好书”30本推荐书目。

    译者毛蕊是作者的挚友,曾在波兰深造多年。她向读者介绍,波兰俗语中,“抓住两只喜鹊的尾巴”比喻同时做两件事,想要一箭双雕。《抓住十二只喜鹊的尾巴》书名同样暗含作者的巧思:这本书有12个章节,讲了12个与鸟有关、内涵丰富的故事,蕴含着人与自然、人与艺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象征着人类1年12个月中都有鸟儿的陪伴。作者在书中回顾了自己的观鸟之路:从童年时代与父母一起去国外观鸟,到青春期为证明自己并非有“怪癖”而刻意疏远鸟类世界,再到成年后直面内心,重拾观鸟热情,找到一生的热爱。

    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张劲硕与读者分享了作者在书中提到的一个概念:“观鸟成瘾症候群”。作者这样形容疯狂的观鸟迷:听到一声鸟叫,马上会停下车,循声去找鸟在何处。睡觉时如果突然听到窗外有鸟鸣,也顾不得穿好衣服马上起身冲出去看。甚至在看电影的时候,“观鸟成瘾症候群”患者关注的也不是情节本身,而是作为背景音的鸟鸣与情节是否相匹配。

    同为资深观鸟人,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研究员郭耕在“鸟坑”中“幸福地沉浸了几十年”,与作者产生了“遥远的共鸣”。他认为,观鸟并非一种怪癖,而是源于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这种爱好与受教育程度、职业和学历背景没有直接联系,而是个人的选择,“只要喜欢,你就可以成为合格的观鸟者”。郭耕介绍,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很多鸟类种群正在因环境变化而减少。比如城市中的灰喜鹊成了优势种群,而原来数量很多的猛禽却越来越少。与动物相伴这些年,他得出了一个结论:“保护的关键不是把动物关起来,而是约束好自己,对自然、对动物要有敬畏之心,学会适应生态文明,学会与万物和谐相处。”

    城市化进程中,人如何与鸟类和谐相处?张劲硕提到,书中有一个概念——惊飞距离,是指当你接近一只鸟时,它会在你距离它多远的时候飞走。他介绍,鹬、鸻等涉禽类的惊飞距离较远,约一两百米,城市中常见的喜鹊、麻雀、乌鸦等的惊飞距离较近,约为1米。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塞舌尔、肯尼亚等原始生境,土著鸟类不怕人,惊飞距离都是零,有些甚至是负数,它就停留在你的镜头上。而很多飞到那里越冬的欧洲鸟类,惊飞距离却很远。这本书中也提到了欧洲猎杀鸟类的严峻状况。

    与会专家不约而同地提到一种理念:观鸟是一种生活方式,能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郭耕呼吁,人类要把幸福感建立在对鸟兽的共情上,建立在自然中。他说:“面对鸟,请摄,不要射。请痴,不要吃。请观鸟,不要关鸟。这是人与鸟、人与自然应该建立的距离,也是正确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作为一位翻译学者,毛蕊认为,学习语言跟学习与动物交流有共同之处,就是要做到自然相通,文化相通,心灵相通。“当你与大自然交流的时候,用大自然能懂的语言,这时候的交流才是心意相通、心灵相通的。”她说。

    张劲硕长期致力于动物科普、推广博物学文化。他提出,今天倡导博物学启蒙、自然教育,并不应抱有功利的心态,而是要让大家找回初心,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恢复到古人所说的“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在自然的维度,人类本身就是动物界的一个物种,人类了解动植物、矿物岩石,最初目的是更好地生存。当人类社会发展到稳定文明的阶段,就会发现了解自然、亲近自然能让你身心愉悦,获得极大精神满足。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