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31日 星期三
“十四冬”的观天人

【新春走基层·身边暖镜头】

◎本报记者 付丽丽

    1月28日早上5时,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呼伦贝尔市气象台副台长王颖的闹钟准时响起。她习惯性地看了一眼室外温度显示,-16℃。

    当天,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十四冬”)滑雪登山赛事要在距离市区8公里的金龙山滑雪场举行。作为“十四冬”扎兰屯赛区预报团队负责人,王颖要和小伙伴们在7时准时发出第一份气象服务专报。

    走进金龙山滑雪场,3条高低起伏的赛道映入眼帘。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副台长、北京冬奥会首席预报员时少英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雪上运动项目对气象条件依赖性较强,天气太冷不仅会影响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还可能造成运动性损伤;太暖则会导致雪道表面松软;而风速过大、能见度过低等因素也会影响运动员技术水平发挥。

    “‘十四冬’全面对标2022年北京冬奥会,‘一场一策’‘一项一策’,这对赛事气象保障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副处长武艳娟说。

    滑雪登山则是“十四冬”全面对标2026年米兰冬奥会的一项新增赛事,堪称滑雪界的马拉松。尽管预报团队中有5人都参与过2022年北京冬奥会气象保障,对山地预报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已经非常了解,但王颖和队员们依然不敢有丝毫放松。

    “山地气象预报一直是个难题。以扎兰屯赛区为例,山顶海拔高度582米,从赛道起点到终点的海拔落差200米左右,处于大气边界层的近地面层。这里湍流多,系统性规律很难找到,微尺度天气研判是一大难点。”时少英说,与复杂的天气气候特点相比,准备时间短、缺乏历史资料是“十四冬”气象预报服务的更大难题。

    “每个山区都有自己的‘小脾气’,我们需要尽快摸透。”王颖说。为此,从12月集训开始,他们每天都会沿着赛道走,感受自动观测站和具体赛点风的不同,观察云的变化。

    一个多月走下来,王颖感慨,不到扎兰屯,真不知道天气有多复杂,每天都在颠覆认知。“同一时刻,山顶和山底的温度相差十几摄氏度,极大风速达24.9米/秒,相当于10级大风。”王颖说。

    预报团队在争分夺秒,设备保障人员也是马不停蹄。他们深知,监测精密是天气预报精准和服务精细的基础。扎兰屯赛区赛道关键点位共布设有15套自动气象监测站、1部激光测风雷达、1部微波辐射计,可全方位分钟级提供赛道实时气象要素变化情况。

    在一处十要素自动气象站,“十四冬”气象保障服务团队成员张佳兴拿起除雪板为太阳能板除霜。“供电不足会影响气象数据传输。如果预报下雪,我们会提前撒融雪剂;一旦设备被冻住,就拿螺丝刀把冰敲掉。”

    为找到一个好的角度记录下张佳兴工作的场景,仅仅几分钟,记者的手就冻僵了。而对气象保障服务团队来讲,每天都是常态。

    扎兰屯市气象局局长金淼介绍,15个气象监测站,每天都要巡视一两次。有个站建在半山腰,坐缆车上去后,还要穿冰爪走20分钟才能到。一圈下来,至少要两个多小时。

    “北京冬奥会气象服务保障有5年的冬季驻训期,‘十四冬’气象预报团队则只有几个月的准备时间,所以每一个人都拼尽全力。”时少英说。

    团队果断引入基于人工智能的多方法集成预报技术(MMIC)、中央气象台基于深度学习的站点集成预报方法(STNF)等两项北京冬奥会成熟预报技术,并结合自身经验对模式进行修正。他们最终经受住了考验。

    在“十四冬”资格赛的前一天,金龙山滑雪场迎来一场降雪。预报团队精准把握降雪起止时间,降水量级误差仅为0.1毫米。那一刻,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扎兰屯赛区后方首席预报员赵斐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赵斐也曾服务过2022年北京冬奥会,他深知上述两种预报技术的重要性。“这是实现赛事气象预报‘百米级、分钟级’要求的‘利器’,也是气象服务精细化水平的展示。”赵斐说。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2018年,他们还是山地气象预报毫无经验的“新手”。在经历了北京冬奥会历练后,这一次,他们已成为“十四冬”气象服务保障的“精兵”。看着昔日队友们在各个赛场担任预报首席、服务首席,时少英自豪又骄傲。

    一离家就是数月,说起两岁的孩子,王颖忍不住抹眼泪。但当被问到如果有下一次,还会选择去吗?她总会毫不犹豫地答道“会的”。

    接下来,“十四冬”各项赛事逐渐开赛,这支平均年龄仅为36岁的团队将继续以精准预报为赛事顺利保驾护航。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