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29日 星期一
强化数字赋能 创新技术应用
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高效办成一件事”

◎本报记者 崔 爽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政务服务工作作出系统性部署。“整体来看,《指导意见》的出台推动我国行政服务体系朝着精准化、高效化、智能化方向迈出重要一步。”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教授1月28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近年来,“放管服”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持续推进,此次《指导意见》将“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抓手,提出深入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

    《指导意见》列出阶段性发展目标:2024年,推动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机制和常态化推进机制,实现第一批高频、面广、问题多的“一件事”高效办理;到2027年,基本形成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高效政务服务体系,实现企业和个人两个全生命周期重要阶段“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落地见效。

    基于以上目标,《指导意见》提出5方面重点任务,如加强渠道建设,推进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企业和群众诉求“一线应答”;强化数字赋能,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打造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总枢纽,着力提升政务数据共享实效,持续加强新技术全流程应用等。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指导意见》强调“着力提升政务数据共享实效”。欧阳日辉认为,当前,由于政务数据的质量水平、利用效能和开放共享程度还不理想,数据赋能政务服务的价值还有很大的释放空间。在强调持续推进数据共享清单机制建设的基础上,《指导意见》明确了国务院部门数据按需向地方“回流”和“直达”基层的要求,为确保数据切实赋能地方政务服务提供保障。同时,针对政务数据的质量问题,提出从源头加强治理的要求,推进政务数据有序归集汇聚、规范清洗梳理、充分共享应用。“这突出了数据在提升行政效能中的作用,有助于把数据的打通和综合利用渗透到行政服务各个环节。”欧阳日辉说。

    同时,《指导意见》要求“持续加强新技术全流程应用”,指出按照成熟稳定、适度超前的原则,创新开展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推动政务服务由人力服务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由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推动新技术在办事服务具体场景中的应用,探索应用自然语言大模型等技术,提升线上智能客服的意图识别和精准回答能力,优化智能问答、智能搜索、智能导办等服务,更好引导企业和群众高效便利办事。

    “各种新数字技术的加入,不仅有利于政务服务的降本提质增效,而且可以大大增加政务服务的智能化、安全化水平。”欧阳日辉指出,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高行政服务的智能化程度和效率,区块链技术具有可追溯、去中心化、防篡改等特性,可以提升政务数据流通的安全性。

    欧阳日辉告诉记者,《指导意见》的落地实施,尤其是数据的开放共享、数字技术在政务服务全流程的集成融合使用,对整个行政管理的思维模式和理念都可能产生巨大影响,企业和群众不断升级的服务需求也势必得到更加高效系统的满足。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