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24日 星期三
逐梦风云 为民造福
——记“国家卓越工程师”张志清

    【国家工程师】

    ◎本报记者 付丽丽

    “在我心里,风云四号A星永远是一朵盛开的芙蓉。”这是“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获得者、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张志清最近一条微信朋友圈的内容。

    1月1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完“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张志清就又投入到他熟悉的科研工作。

    从风云一号到风云四号,从主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到风云二号和风云四号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30多年来,张志清参与并见证了我国风云气象卫星事业发展全过程。

    风云四号A星就像自家孩子

    气象卫星是离百姓生活最近的卫星。我们平常看到的天气预报,都离不开它获得的气象云图和遥感数据。数据显示,随着风云卫星的发展,我国天气预报准确率由上世纪70年代的约50%,提高到了现在的90%。

    “能够参与并见证风云卫星大家族的成长和壮大,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采访中,张志清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但他也坦言,如果说对某颗星有偏爱的话,那就是风云四号A星。从播撒种子到培育长大,就像自家的孩子,张志清倾注的心血完全不一样。

    2016年12月11日0时11分,风云四号A星成功发射。这不是一颗普通的气象卫星,它引领了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升级换代。

    在张志清眼里,这颗星眼睛更锐利——空间分辨率最高达500米;反应更敏捷——区域观测时间分辨率可达分钟级;光谱分辨率更高——可看到更多的大气和地物特征。

    作为我国第二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首发星,7年多来,风云四号A星与地面应用系统组成的新一代观测系统,凭借其优异的设计和性能,为我国气象监测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8年9月,台风“山竹”进入南海后,由于其超强强度,中央气象台提出需要风云四号A星的高光谱垂直探测仪器对台风加密观测,最终预报结果和台风实际登陆地点非常吻合。

    这样的结果,正是张志清所期待的。

    “风云四号A星在设计之初就拥有不同于欧洲和美国发展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的技术路线,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静止轨道高光谱大气探测,相当于可以给地球大气做CT。”张志清说,这是世界静止气象卫星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实现了我国气象卫星由跟跑、并跑到如今部分领跑的跨越。

    说起这些,张志清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

    张志清与风云卫星的结缘,还要从上世纪说起。

    1986年,张志清从东北大学(原东北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及工程系无线电专业毕业后,来到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工作。恰逢我国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工程启动建设,“能参与其中,别提有多自豪了。”张志清说。

    自此,研制出更先进的气象卫星,从根本上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度,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成了张志清的梦想。

    刚开始,张志清被分配去从事气象卫星数据接收方面的工作,一切从零开始。气象卫星、航天器测控、红外遥感、自动控制……工作中遇到太多不懂的东西,他成了资料室的常客。被分配具体工作任务时,他总说,“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干什么都行。”于是,他一次次勇挑重担。

    从起初的安装调试一套套设备,再到把这些设备组成一个个系统,在所有人的努力下,我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于1988年成功发射。

    随后30多年中,张志清和同事们不断创新,提升气象卫星的系统性能和定量化应用水平。“以前是卫星有什么资料,预报员就用什么资料;现在我们可以反过来,他们提出看哪里,卫星就去看哪里。”张志清说。

    在一代又一代气象人和航天人的努力下,截至目前,我国已成功发射21颗风云气象卫星,在轨运行的有9颗,可为全球129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气象监测产品,是全球唯一同时运行静止和多个低轨道业务气象卫星的国家。

    尽管如此,张志清依然没有止步。目前他和团队在对太赫兹技术及应用进行研究,为的是让卫星搭载的仪器设备能高频次穿透云雨、大气,把其内部结构看得更清楚,从而进一步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

    “气象卫星作为气象灾害的太空前哨,是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气象卫星事业发展好了,实际上就是在为民奉献,为全人类造福。”张志清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