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操秀英
1月22日6时许,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塘房镇凉水村发生山体滑坡。据初步核查,灾害共造成18户房屋被掩埋、47人失联。
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闻令而动,迅速投入抢险救援,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截至发稿时,现场搜救、安置善后等各项工作仍在紧张有序进行。
降雪可能只是诱发因素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王全才介绍道,滑坡是斜坡上的岩土体受雨水、河流冲刷、人工切坡、地震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软弱面(带),以水平位移为主的一种坡体整体失稳现象。
在人们的印象中,滑坡多发生在雨水较多的夏天,冬季为何会发生这么大的山体滑坡?
“滑坡主要是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的,雨水、人类工程活动等只是个外界诱因,所以不是说冬季就不会发生滑坡。凉水村的这次山体滑坡,可能是由诸多原因导致山体松动开裂,滑坡区山体稳定性已处于临界状态,近期的降雪可能是个诱发因素。”成都理工大学校长、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许强分析。
“点、线、面”开展搜救工作
王全才表示,人员施救工作关键要掌握好时间和空间的最佳安排,“首先要在第一时间关注有效信息指向,包括被困者亲人指定房屋位置等,先进行‘点’的搜救,然后是针对村庄房屋区域进行‘面’的搜救,最后是根据滑坡滑动的方向进行‘线’的搜救。”
王全才还提醒道,救援过程中,应高度注意险情监测,因为该滑坡可能属于因较大体量的高位崩塌引起的推动式滑坡,所以短期内来自上部的威胁不可轻视。“滑动后的坡体已经松动,解冻的雪水和地下水将使岩土体进一步松动,带来更大危险。”王全才说。
“在应急救援和处置滑坡时,我们还要关注与此滑坡环境和本底条件相似的其他坡体的稳定问题。”王全才说,如果山体滑坡规模较大,且前缘存在河流,包括较大的季节性沟道,就要重点关注次生灾害的问题。
许强则表示,当前一定要加强周边隐患点的排查,“尤其是要派专业地质人员,重点核查背靠山体的人口聚集区,该撤离的要及时撤离,同时加强监测预警工作。”
早发现、早监测、早治理
“从长远看,最重要的依然是增强风险意识,要把‘防’放在第一位。”王全才说,滑坡的发生都要经过一定的孕育时间,孕育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形形迹和可视性特殊现象,如裂缝和前缘出水等。这些都是早期给人们发出的一些警报。
“但很多时候,大家可能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或者知道了也不以为意,认为危险不会那么快到来。”王全才说,大家应提高安全意识,注意坡体异常情况。
王全才还建议,应重视特殊地带山体的滑坡隐患,有条件的话,及早进行更大范围的专业排查,“要从当地地形和环境条件出发,及早诊断滑坡隐患。尤其要发挥当地群众的作用,早发现、早监测、早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