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19日 星期五
深职大:让中国优秀职教资源走向世界
深职大教师在保加利亚开展现代通信技术专业培训。 受访单位供图

【“一带一路”上的职教故事】

    ◎本报记者 孙明源  罗云鹏

    在不久前举行的2023年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工作交流暨推进会上,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以下简称深职大)与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签署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人文交流研究院合作意向书。根据意向书,双方将共同组织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国际培训等项目,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充分发挥高校服务行业、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及促进中外人文交流的作用。

    深职大是我国较早实现“职教出海”的院校之一。早在2013年,深职大就与马来西亚科技大学合作建立了一所汉语语言文化中心。2017年,深职大与马六甲马来西亚技术大学合作成立了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开展职业教育课程培训。

    经过十年的耕耘,深职大已经与多个国家的多所院校建立了合作机制。深职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2023年12月,学校累计招收留学生2200余人,其中有70%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分享职教专业建设方案

    深职大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吴伟强回忆,他于2019年第一次出国授课。在保加利亚,他为当地学生教授5G通信网络相关课程。

    “2019年,5G通信兴起不久。当地师生对这项新技术很感兴趣。保加利亚人对中国人也很热情,街上有小孩问我们来自哪里,我说中国。小孩听了很开心,还向我们敬了个礼。”吴伟强回忆说。

    在长达一周的集中授课中,每位中国老师每天要上8个课时。尽管工作辛苦,但学生们高涨的学习热情持续激励着吴伟强和同事们。吴伟强说,这些学生既有在校学生,也有保加利亚当地电信行业的从业者。“在课堂上,保加利亚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很积极,发言很踊跃。”吴伟强说。

    深职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除派遣老师出国授课外,深职大还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分享了职业学院相关专业的建设方案。例如,深职大向蒙古职业教育培训联盟分享了学校智慧楼宇专业的建设方案,并由这一联盟推广至蒙古国建筑类职业院校。2020年,深职大撰写了两份学校精准扶贫案例,提交给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宣传我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案例。

    “职业教育与企业关系密切、与产业发展同频。在国际合作中,我们努力做到助企出海、与企同行。”深职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6年起,学校累计为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了20余场培训,涵盖5G移动通信系统、电信基础设施、智慧城市、云服务技术等领域,累计服务1200多人次。

    “我们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人员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及职业教育领导力培训,传播我校的专业教育教学标准及职业教育经验。”深职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相关负责人说。2020—2022年,深职大还举办了两届线上国际夏令营。2021年共有2000名师生参加夏令营,其中既有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作高校的师生,也有其他国家的参与者。

    为“走出去”企业储备人才

    在保加利亚,中国企业迫切需要大量信息和通信技术人才。为了在当地培养人才,深职大与华为共同建立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现代通信专业,并以此为基础和保加利亚第二大综合性大学普罗夫迪夫大学合作建设了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开展了“华为认证—路由与交换”等合作项目。吴伟强就是这个项目的参与者。

    “在合作培训期间,我们认识了一位保加利亚小伙子。他在本地通信行业工作,非常勤奋。当时,他费尽周折想要处理一些设备的参数问题。在与我校中国老师沟通后,问题很快得到解决。他很感激我们。”吴伟强回忆说。

    在2018年和2019年,深职大两批专业教师赴保加利亚教授相关课程,共培训骨干教师和优秀学生43人次。2020—2023年,通过线上培训的形式,深职大为160余名普罗夫迪夫大学师生授课。部分接受培训的学生在当地企业或中国海外企业工作。他们所学的知识正是日常工作以及技能拓展中必须掌握的。

    深职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产教融合是推进合作的重中之重。深职大为此打造了一套成熟的‘校—企—校’合作机制。”深职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联合“走出去”企业共同开展针对当地职业院校的培训,既有利于企业更好地了解当地学生的水平,也有助于当地院校熟悉企业的用人要求。产教融合能很好地解决“走出去”企业在当地“水土不服”的问题,提前为“走出去”企业储备高水平的技术技能人才。

    扫除跨国合作“拦路虎”

    职业院校实现跨国合作的第一头“拦路虎”是语言。国际合作中,教师不仅需要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历,掌握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还要熟练运用外语开展教学活动。

    吴伟强在保加利亚使用全英文教学。他流利的英文水平保障了课程的有效推进。为了迈过语言关,深职大大力提升学校专任教师双语教学能力,通过口语筑基、双语能力提升、工程英语应用强化三个阶段的培养,加快建设高水平“双语+双师”教师队伍,助力涉外培训。

    在跨文化环境中,教学标准与资源等方面的差异也对国际合作教学提出挑战。

    深职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应对上述挑战,学校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以及深化与中东欧国家职业教育合作的过程中,逐步开发出适合对外推广的专业标准。例如,深职大与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大学共同开发了“LTE移动网络系统”“5G移动通信”等专业课程标准。

    同时,深职大还不断推进教学模式创新。目前,学校建设了包括教学标准、培训教材、中国文化在内的双语资源材料与教学国际资源库。

    通过完善可推广的课程标准和双语资源库,深职大的一些培训课程不仅在保加利亚得到普及,还辐射到周边其他中东欧国家的职业院校。“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大学电信学院院长告诉我们,他们很需要学习新技术。他盼望我们再去、多去。”吴伟强回忆说。

    “未来,我们将紧跟国家发展战略,争做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标准建设的领航者与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走出去’模式的开拓者。”深职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相关负责人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