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都 芃
刚刚过去的“跨年夜”,冷空气光临全国多地,许多地区出现不同程度降温。作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型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国华能坚守一线、守护温暖,全力以赴做好能源保供工作,发挥央企能源保供“压舱石”作用。
2023年,中国华能煤炭产量再次突破1亿吨大关,同比增加约6%,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为煤炭市场保量控价、确保人民温暖过冬发挥了重要作用。
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2023年入冬以来最低气温降至零下47℃。随着气温不断降低,华能伊敏露天矿也进入一年中能源保供的关键时期。
上一轮寒潮过后,华能伊敏露天矿全面加强生产组织协调和现场安全管控,启动战严寒保生产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出动40余台工程机械设备,近300人参与采场和运输道路的积雪清理工作中,最大限度消除恶劣天气对生产造成的不良影响。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足马力,保持煤炭生产安全、高效、有序推进,为下游热电厂过冬提供充足“口粮”。2023年,华能伊敏露天矿年累计生产原煤3500万吨,能源供应安全稳定。
同样位于呼伦贝尔的华能扎煤公司,也在寒潮来临时第一时间成立应急抢险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井上外露设备和重要设施的巡视力度,由每班2次增加至每2小时一次,并且每隔2小时进行10分钟开机预热,确保生产设施设备可靠运行。针对井上重要运输皮带“点多、面长、复杂”的保温难题,华能扎煤公司打好“时间差”,在降温前加装供暖设施,并在主要出入口加装两道交替防寒门帘,有效防止因低温侵袭造成皮带运输系统宕机,牢牢守住煤炭生产环节,为民众温暖过冬提供坚强保障。
“口粮”供得上,热量更要送得出。冬季低温天气下,中国华能所属企业持续加强供热管理,不断强化应急保障,以实际行动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华能伊敏煤电公司长距离供热工程是世界高寒地区最长地下供暖管道,是呼伦贝尔中心城区最主要的供热热源。其供热管线长达70.22公里,途经地形崎岖,部分井室所在位置车辆无法靠近,只能通过步行到达目的地,往往整条线巡检下来就需要一整天的时间。
“巡检走出一万多步那是最平常的事!供热是关乎民生的大事,保障大家温暖度冬是我们的心愿,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辛苦都是值得的。”华能伊敏煤电公司长距离供热综合班班长刘宝峰说。在冬季严寒天气中,华能一线生产人员无惧风雪,对室外供热设备开展地毯式全面排查,加大供热管网巡检力度,确保电热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作为北京市发电能力最大、国内供热能力最强的热电厂,华能北京热电厂于2023年12月15日投产了全球最大规模燃机烟气余热利用项目,新增零碳供热面积750万平方米,可满足9万多户家庭供热需求。目前,该热电厂6台燃气机组马力全开,余热利用系统全力以赴,每小时供热量超过7100吉焦,创下历史新高。
在山东,华能山东公司的供热面积超过4亿平方米,面对寒潮降温,公司组织所属17家火电厂和6家热力公司,提前部署谋划,强化保障措施,完善应急预案。眼下,华能山东公司56台机组已全部启动运行,日发电量超过2.7亿千瓦时,日采暖供热量超86万吉焦。
面对冬季能源保供关键期,中国华能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做好重点设备专项检查,开展能源保供全流程监控分析,全力应对寒冬挑战,确保能源保供工作始终处于最佳状态,筑牢群众温暖过冬的坚强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