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迎迎
通 讯 员 邹家浩
寒冬时节,青岛水务集团传来好消息:《啤酒高浓废水与市政污水协同处理减污降碳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城镇污水零碳源投加深度脱氮除磷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两项成果入选生态环境部《2023企业气候行动案例集》,并面向全球正式发布。
创新成果涌现,离不开人才驱动。实现人才驱动,首先要驱动人才。近年来,青岛水务集团通过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搭建科技平台等举措,让人才在此地“如鱼得水”,实现“人才+产业”双驱联动,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近日,在青岛水务集团自主评价“管道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现场,81名管道工同台竞技,抢修损坏的管道设施。这是青岛水务集团2023年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的最后一场考试。
今年以来,青岛水务集团梳理了11个水务专业工种及4071项专业技能点,打造凭能力、看业绩、比贡献的人才评价机制。
“建立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多元化评价机制的同时,我们依托‘观澜学堂’,制定铸魂计划、精英计划、工匠计划等人才培训体系,‘线上+线下’相融合开展‘周周讲’系列培训,累计培训8500余人次。”青岛水务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牟晓伟告诉记者,目前青岛水务集团已在内部遴选专家人才103人,建立包含97门技能课程的人才课程库,并为技能人才量身定制职业发展规划。
“我们坚持唯才是举,抓住产业这个关键,把人才放到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智慧厂站改造、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重点产业、重大项目中,充分发挥人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人才效益最大化。”青岛水务集团党群工作部部长王萌介绍。
青岛是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青岛水务集团聚焦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任务,以人才为核心打造技术攻坚团队。在一批创新人才的带动下,该集团国内首创污水处理“零碳源投加技术”,在4座城镇污水处理厂示范推广应用,累计节约直接生产成本3884万元,减少碳排放25415吨二氧化碳当量。
目前,青岛水务集团旗下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联合中国海洋大学打造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主导建设青岛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7个,构建起以技术人才为支撑、科研平台为载体、产业发展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
“我们通过开展创新性科研项目、成立‘创新工作坊’等方式,让创新人才下沉到一线,静心做研究、做项目,在收获一批创新成果的同时,培养了一批水务行业领军人才。”青岛水务集团技术信息部部长王春虎告诉记者。
2022年,青岛水务集团主导的啤酒废液资源化利用项目,获得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科研带头人顾瑞环也成功当选享受青岛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0后项目骨干唐明跃获得青岛市“最美劳动者”称号,并被青岛科技大学聘为兼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