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追踪】
◎本报记者 何 亮
当前,全球各语种科技期刊约有10万本,有2万本进入权威数据库科技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简称WOS)。然而,我国只有276本期刊进入WOS。与此同时,我国2021年发表的SCI论文数量突破60万篇,发表于国内期刊的论文为3.2万篇,占比仅为5.2%……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布兴在2023前沿科学创新大会上分享的一组数据,让与会青年科学家感慨万分:大家既为中国科研水平迅速提高感到自豪,又感到中国期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仍有待提升。
如何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让中国期刊更有国际影响力?在韩布兴看来,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不断攀升的科研实力、大量科学家的支持、公正的审稿流程、大量办刊经费的投入,还需要专业有素的编委、编辑团队。
在国际期刊界,论文刊发“一九法则”愈发凸显,即优质论文越来越向头部期刊集中。后起期刊要想“秀”出重围,稿源成为关键一环。“一份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要有国际视野,学术期刊编委和作者的国际化至关重要。”中国科学院院士谢树成建议,邀请期刊编委等重要专家做专题,吸引国际上重要专家发表重要文章。
影响因子是衡量科技期刊影响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在今年6月科睿唯安公布的最新《期刊引证报告》中,一本由青年科学家于2020年创办的学术刊物——《创新》(The Innovation)成绩亮眼。它的影响因子达到32.1,在所属类别中全球排名仅次于《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位列第三。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期刊的出版编辑工作,大多是由青年科学家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韩布兴表示,新时期的青年科学家,在国际科技舞台上可以有更多作为。
期刊的国际化水平与其影响力息息相关。在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看来,时代发展至今,中国作为一个创新大国,国内期刊要提高“话国际”的能力。
“所谓‘话国际’,是要让国际科学界看到中国科学家作出的贡献,西方国家也可以学习借鉴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经验。”郭华东表示,这一方面要求国内期刊对国际问题有足够的敏感性,不仅能追踪热点,还要能透视全球性的重要议题。另一方面,学术期刊的传播要符合科学规律,做到内容好看、善于科普、精准送达。
2008年,郭华东组织创办期刊《国际数字地球学报》。该期刊首发18个月后即被SCI—E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在我国地球科学、信息科学类别期刊中均位居榜首。“当时我很高兴,《国际数字地球学报》也成为了出版社对外介绍时的成功案例。但是近年来,这份学报的影响因子只有5点多。它为什么落后了呢?”郭华东反思,多年不变的封面、文章篇幅等,使读者难以看到期刊创新的活力。
反观《创新》,该期刊每期封面主题都配以精美的设计,使读者能够感受科学之美。此外,《创新》还为每篇论文配置了一个二维码,科普文章就“藏”于其后,可将艰深晦涩的专业术语“一网打尽”。这一举措很好地拉近了读者与科研论文的距离。而数字传播时代下的精准推送,更是成为《创新》一项突出的比较优势。这些举措都成为吸引国际知名科学家积极投稿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