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2日 星期三
“状态修”为铁路货车“治已病防未病”
检修后的列车驶出状态修整备线。受访单位供图

◎本报记者 陆成宽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重载铁路货车状态检修成套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制”项目顺利通过验收评审。这标志着重载铁路领域首次实现基于数据驱动和车辆实时健康状态的智能运维状态修模式。

    “该项目是我国铁路货车修程修制改革领域的一次有益尝试和创新突破,建立了国内首条适应重载列车灵活快捷维修的状态修整备作业线,研发了检测范围更加全面的车地协同智能监测安全网络系统。”国家能源集团铁路装备公司(以下简称铁路装备公司)科技部经理王文刚说。

    据悉,状态修的实现,使铁路货车全生命周期检修成本降低20%以上,列车固定编组率长期保持在99%以上,车辆运输周转时间压缩0.3天,为重载列车运输安全保驾护航的同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从“计划预防修”到“状态修”

    长期以来,我国铁路货车一直采取“计划预防修”的检修模式,即按照固定的检修周期实施货车检修,定期检修主要有厂修、段修两级检修修程。

    伴随铁路货车装备水平和货车安全监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该检修模式一方面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检修或存在缺漏,带来安全隐患。

    “寻找针对性更强、更经济的检修方式,避免‘过度修’和‘不足修’,成为国内铁路货车检修行业的共同目标。”铁路装备公司沧州分公司车辆检修车间主任栾锋说。

    为此,2016年,铁路装备公司向国家能源集团申报了“重载铁路货车状态检修成套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制”科技创新项目,项目于2017年3月获国家能源集团批复立项。

    项目围绕车辆动力学基础理论、零部件分类及其寿命管理、车辆健康状态综合智能判定、状态修修程修制研究等方面开展系统的研究工作,下设18个具体的研究课题。

    经过三年多的集智攻关,铁路装备公司成功建立了大数据驱动下的铁路货车状态修健康状态诊断模型及状态监测维修系统,可实时监控车辆运行健康状态并进行车辆轨迹跟踪。状态监测维修系统可根据诊断决策报告,确定列车修程和施修内容。

    王文刚说:“国家能源集团开展货车状态修研究,始终以保障车辆运行安全为前提条件和最高标准,不以牺牲安全作为代价,在对铁路货车实际状态进行科学监测和综合研判的基础上,精准施策,解决计划修安全冗余,从而达成车辆安全运行与综合经济效益最优的发展目标。”

    在王文刚看来,状态监测维修系统是实现重载货车安全运行的“好医生”,能够科学“把脉诊脉”,进行预警监测,出具车辆诊断报告。

    铁路装备公司实施状态修两年多来,车体质量越来越好,破损车越来越少,车体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打造铁路数字生态集群

    目前,国家能源集团投入运行的5万余辆车,已完全杜绝“红线故障”,给集团的铁路运营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这在实施状态修之前是无法想象的。

    一线列检工作人员也在车辆品质大幅提升之中尝到了甜头。栾锋介绍,过去因缺乏专用场地对破损的车辆进行常态化维护,导致线路上运行的车体破损情况较为普遍;现在经过两年多的状态修实践,对破损车实现了常态化整治。

    王文刚表示,状态修技术填补了国内铁路货车检修行业的技术空白,实现了由“周期检修”向“精准施修”模式转变,真正做到了“治已病、防未病”,在节约铁路货车检修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的同时,极大提升了国家铁路运输效率,推进铁路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更重要的是,基于铁路货车智能运维状态修,铁路装备公司累积了海量铁路货车状态修真实数据,而这些数据对上下游车辆制造厂商和零配件生产厂商具有极高参考价值。

    基于此,2021年4月,铁路装备公司成立先进铁路装备研发中心,后以该中心为基础组建成立了智慧科技公司,开展大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推进数据资产的治理、应用分析、价值评估及商业化运营等工作。

    “我们正在以公司现有数据资产为基础、以生态用户数据需求为切入、以产业链数据共享为目标,充分应用隐私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建设国内首个铁路专业数据服务平台。”铁路装备智慧科技公司总经理王洪昆说,他们将铁路货车运维数据视为基础性、战略性资源,积极探索大数据资产的经营管理模式和数据共享流动机制,引导数据要素向价值要素、经济要素高效转化,充分激发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的市场化价值,提升公司数字产业市场化竞争力。

    目前,铁路装备公司已与多家车辆制造厂商达成初步数据资产交易意向,挖掘数据服务共享的可行性和高价值性,引领铁路行业数字产业化持续深化,促进铁路车辆检修领域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王洪昆表示,下一步,铁路装备公司将坚持以服务保障集团“一体化”运营为战略目标,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打造具有规模效应的铁路数字生态集群,持续发挥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示范效应,在促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方面努力发挥引领作用,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