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中关村软件广场。 受访者供图 |
◎本报记者 华 凌
11月上旬记者获悉,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薛其坤获得2024年度的巴克利奖。对此,成立于中关村软件园的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的全体人员倍感振奋。中关村软件园也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更加笃定:前瞻布局量子产业这一前沿领域,中关村软件园的路子走对了。
中关村软件园占地面积仅2.6平方公里,却始终站在行业创新发展前沿。20余年间,中关村软件园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量子信息、智能网联等方面,率先形成全国领先的特色产业集群。那么,这个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园区是如何形成的?带着问题,记者近日走进中关村软件园,一探究竟。
打造量子产业集群
在全球前沿科技的竞争大潮中,中国在量子技术领域的崛起令世界瞩目。据统计,在全球关于量子信息技术的专利申请中,来自中国的申请占比达52.3%,远超日本、欧盟、美国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从细分领域看,我国在量子计算机、量子通信和量子传感等方面都占据绝对优势。而这些带领中国量子产业高速发展的企业中,相当一部分都在中关村软件园,比如北京国盾量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盾量子)、国科量子通信网络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神州数码信息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州信息)等。
中关村软件园总经理助理邓延嵘介绍,目前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中国信息协会量子信息分会等行业中坚研究机构及行业组织均在中关村软件园。园区形成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市场应用的量子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以及上下游配套的服务体系。
据了解,国际上最长的量子直接通信距离就诞生于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近年来,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在重大基础前沿科学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接连取得突破性进展。2023年,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袁之良及其团队首创量子密钥分发开放式新架构,采用光频梳技术,成功实现615公里光纤量子通信,为我国建设多节点广域量子网络奠定基础。
国盾量子致力于以量子通信技术服务国家信息安全。目前,该企业的相关技术已应用于建设“京沪干线”和北京、上海、济南、合肥、武汉等地的城域网,以及“墨子号”量子卫星地面站,为金融、电力、政务、国防等领域客户提供安全服务。目前,国内总计7000余公里实用化光纤量子保密通信网络中,超过6000公里使用了国盾量子产品,而且产品处于在线运行状态。
同时,神州信息与国盾量子紧密合作,探索产品研发及行业应用。通过自主研发数据加密传输、终端安全接入、安全即时通信等典型解决方案,助推量子保密通信与传统安全类设备或用户业务应用相结合,解决金融、政务、互联网等国家关键领域的信息传输安全问题,推进量子通信技术的产业化落地。
“随着量子产业集群效应的日益彰显,中关村软件园有望成为引领中国乃至世界量子产业发展的前沿高地。”神州信息战略发展部品牌市场总经理阮炜表示。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目前,中关村软件园产业生态日趋完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据统计,中关村软件园来自数字经济相关产业的收入超过99%,新一代信息技术、软件和信息服务、金融科技、人工智能收入占比达94%。园区加快打造国际开源创新社区,明星开源项目近300个。
邓延嵘表示,2022年中关村软件园内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占比45.3%。其中,以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企业,发挥低碳算力优势,积极投入“东数西算”工程;以滴滴出行(北京)网络平台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易捷思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企业积极布局开源生态建设;以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度)、科大讯飞(北京)有限公司、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AI企业,技术领域涵盖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生物特征识别。
据介绍,尽管2023年市场环境变化带来一系列挑战,但中关村软件园的产业规模仍在2022年增长10.8%的基础上,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速,产业结构也呈现出新特点。
一方面,中关村软件园的产业基本盘保持稳定。百亿元以上收入的企业是中关村软件园产业发展的基本盘。从2023年的发展态势来看,百度、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知名平台企业实现正向增长。
另一方面,得益于前瞻的产业布局,中关村软件园开始涌现一些新的产业热点,并正在形成园区产业的新增长极。中关村软件园近几年布局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数字人、数据治理和数据安全、工业软件与工业互联网、机器人与无人机、物联网、信创、量子科技等前沿产业领域,已初见成效。
构建创新服务体系
中关村软件园今年2月发布的2022年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中关村软件园实现总产值4759.3亿元,比2021年增长10.8%,每平方公里产值达1830.5亿元。中关村软件园企业研发投入613.4亿元,比2021年增长20%,研发投入增速超过收入增长,研发投入占营收的12.9%。
“我们以技术革新服务!”邓延嵘表示,中关村软件园以园区产业大脑为数字中台,结合IT及互联网企业的研发、测试、运营需求,持续迭代数字化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北京市工程实验室”等研发平台,提供超级连接、超级计算、共性技术支撑于一体的公共技术服务。中关村软件园还通过“自建+联合共建”的模式,建设5G适配验证平台、AI开源算法和工具平台等技术服务平台,帮助科技企业缩短创新周期、提升研发能力。
邓延嵘介绍,围绕科技创新源头,中关村软件园一方面通过金种子培训、对接专精特新企业、开展创新大赛等方式,加强社会创新项目的资源积累储备。另一方面,中关村软件园打造“产学研创新成果转化”和“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
围绕硬科技创新,中关村软件园构建“孵化加速+投资驱动+场景开放”的创新孵化体系,探索出“赛、会、营、孵、投”联动的特色孵化模式,赋能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目前,中关村软件园正在加快培育“耐心资本”,构建多元投资体系,探索基金投资和认股权试点,激发早期投资活力。中关村软件园产业投资已覆盖种子期、天使期、成长期及上市前基金(Pre-IPO)阶段,累计签署逾百份认股权,与百余家创新创业企业建立认股权纽带。
据介绍,通过做长创新链、做强服务链、延长价值链、打通资本链,中关村软件园先后培育出文思海辉技术有限公司、网易有道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等27家从苗圃到上市的企业,诞生了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理房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独角兽企业,以及北京中科迅飞科技有限公司、国盾量子等一批核心技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