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闫 勇
现在,王晓已经适应了“济南市—东营市—济南市”的双城生活。3年前,这位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以下简称“齐鲁工大”)化学与制药学部主任,带领团队一头扎到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里,围绕药用植物耐盐碱适应性转变、质量评价及其综合利用等开展深入研究。如今,他们的盐碱地适宜性药用植物品种已经面世并推广开来。
王晓并不孤独。
11月7日,科技日报记者在齐鲁工大采访时,拿到了一份“关于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任务进展的汇报”。从汇报上看,该校打造了支撑黄河国家战略的“组合拳”,根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组建跨学科、跨平台、跨团队的“联合舰队”,破解难题,将论文写在了黄河沿岸。
36条任务,推动盐碱地变身“大粮仓”
大豆种在含盐量达千分之五、被视为“不毛之地”的盐碱地里,不仅长势好,还高产,这是今年10月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里众多专家进行实收测产的场景。结果显示,这个新品种亩产达300公斤以上。
作为上述项目的参与者,齐鲁工大硕士生导师郭凯向记者表示,在盐碱地里种大豆,他们要为中国豆植入“耐盐芯”“高产芯”。
“由治理盐碱地向适应盐碱地转变,由化学农业向生物农业转变,由传统农业向智慧化现代农业转变,努力探索盐碱地生态保护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今年5月8日,在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梁恺龙对外强调了盐碱地综合利用的“三个转变”。记者注意到,齐鲁工大组建的“联合舰队”在“三个转变”中均有介入,并扮演重要角色。
“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学校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担当。我们生活在黄河之畔,服务支撑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推动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导向。”齐鲁工大党委副书记吴衍涛表示。
在该校下发的《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中,他们梳理出36条任务,事关建设支撑学科群、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九大方面。该校十余个部门、学部深度参与实施。
沿着济南市主干道经十路往东,一座圆筒状建筑引人注意。这里是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以下简称“济南超算”)所在地。作为黄河流域“最强大脑”,它肩负着为黄河国家战略提供算力和数据支持的重任。
济南超算主任吴晓明告诉记者:“目前济南超算承担的黄河‘数据立方’和HALOC模拟器,作为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数字基础设施,引领黄河流域各个超算中心在这个领域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个平台是齐鲁工大搭建的服务黄河流域众多平台中的一个。
科技支撑,让盐碱地变成肥沃田
在位于黄河三角洲的山东合悦“鸣翠人家”百合全产业链项目现场,“端牢中国饭碗,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在盐碱地上种百合,首先要改良土壤。山东合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张帅告诉记者,得益于齐鲁工大的新技术,土壤盐碱度从1.0%降至0.6%以下。
“质量好的品种,往往都经历了某些严苛的环境。”这是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济南综合试验站站长王晓研究员的心得。
两年前,他们与企业合作建立盐碱地中草药现代生态产业园,并承担了省级项目“盐碱地中草药现代生态产业集成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目前在黄河三角洲农高区建立金银花种质资源圃1处,引进和保存金银花、丹参、木瓜等药用植物种质资源90余份,筛选出盐碱地适宜性药用植物品种,初步构建了盐碱地中药材生态种植体系,推广面积达200亩。
齐鲁工大深耕黄河流域,从种子到种植,从植物到动物,全产业链介入盐碱地综合利用。
在盐碱地上养殖畜禽,环保是大事。该校科研团队开展了畜禽养殖废水及再生水资源化利用,180立方米牛粪可在7小时内分离完成,经过24小时高温发酵后产出的固体含水率约60%,可直接用于奶牛的卧床垫料;每天产生的400立方米废液全部进入厌氧罐发酵系统中,产生沼气,实现粪污资源利用和零排放模式。
依托济南超算,齐鲁工大拥有丰富的算力资源。他们构建了第一个针对“山东省境内黄河流域—山东近海”关键带“大气—陆地—径流—海洋—生态—污染物”的高分辨率数字模拟仿真系统;打造的山东算网汇聚高性能算力Eflops级,人工智能算力Eops级,存储200PB级,网络聚合带宽200Gbps,覆盖山东16地市主要数据中心,连接重点算力用户……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将利用科教产融合抓手,打造高水平科研‘联合舰队’,为提升黄河流域发展水平贡献工大(科院)力量,让黄河更好地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吴衍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