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02日 星期四
我国首个粳稻类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分中心建立——
黑龙江佳木斯建强粳稻“引擎”

    【聚焦科技自立自强·看招】

    ◎本报记者 李丽云

    通 讯 员 潘  蕾

    近日,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分中心在佳木斯市建立,这是我国首个粳稻类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分中心。它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南一北相互呼应,共同为保障我国乃至世界水稻种业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一粒米的研发种植,关系到国家口粮安全命脉。

    一个平台的创立,也将成为佳木斯科技创新发展基石。

    聚集科技资源、支撑科研活动、服务产业创新、转化科技成果,一个个已建成的科技创新平台持续“发光发热”,为佳木斯市科技创新产业赋予更多能量。

    搭建服务平台 促进招引落实

    2022年,佳木斯出台了《佳木斯市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该措施制定了5类市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标准,支持企业、院所依托科技创新平台申报各类科技项目,以科技项目支持企业、院所提升创新能力,落实各类项目资金2845万元,帮助多家企业依托平台研发产品。

    “通过完善服务体系,培育创新主体。当前,佳木斯市正以科技平台赋能,助推产业聚集,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11月1日,佳木斯市科技局副局长任超对记者说,“推动企业走上科技创新前台是我们开展科技服务的方向。”

    面对科技、人才资源禀赋不足的短板,佳木斯市主动对接大院大所、知名高校,吸引更多高端人才、高校院所来佳进行科技合作。柔性引进科技创新团队17个,高端人才80余人;7个“头雁”工作站揭牌落地,合作重点项目11个;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为首的华中农业大学“绿色超级稻”院士工作站落地建三江;推动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与佳木斯重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双方联合研发出我国首台(套)重型铰接式鲜食玉米联合收获机。

    通过面向全国争取科技创新资源,布局大平台、大机构、大团队,让佳木斯科技创新发展更有底气。

    围绕产业需求 深化平台共建

    2022年8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与佳木斯市签署深化市校合作协议框架下,哈工大航天学院李垚教授团队与黑龙江省玻璃加工领域领军企业中建材佳星玻璃(黑龙江)有限公司共建“头雁”工作站,共同攻克一系列关键技术。

    “当初,我们把企业需求同佳木斯市科技局来走访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沟通,问题很快得到解决。”中建材佳星玻璃(黑龙江)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中亮说,“这样的用心,让我们对企业未来发展非常有信心。”

    佳木斯市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广泛征集科技成果2207余项,按照“4567”现代产业体系细化分类,推动科技成果共享,为企业嫁接资源,鼓励本地企业与省内外优势科技资源合作共建创新平台,解决企业生产难题87个。全市围绕重点产业布局建设科技创新平台,通过平台扶持产业发展,全市建成18家生物育种、16家医药食品、22家高端制造等科技创新平台。

    今年前十个月,佳木斯市新增省级创新平台22家,总数达到80家,同比新增42.9%。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增7家,数量位列全省第二位、增速位列全省第一,创历史最高水平。佳木斯市科技创新平台共推广转化科技成果22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008.55万元,平台依托企业工业总产值达47.26亿元。

    (科技日报哈尔滨11月1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