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宁夏青铜峡市上滩村大青葡萄采摘园采摘葡萄。 新华社记者 王鹏摄 |
◎本报记者 王迎霞 通 讯 员 陈海洋 孙思敏 李思颖
“金九银十”是丰收旺季,也是青贮玉米收割处理关键期。
为了给肉牛备足越冬口粮,宁夏固原市泾源县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等放弃周末休息时间,来到该县大湾乡杨岭研学实践基地开展技术服务。
为了让宁夏“六特”产业之一的肉牛产业打好这一年一度的硬仗,广大科技特派员“不待扬鞭自奋蹄”。而像这样科技送下乡、技术送上门的场景,在六大特色产业发展中已成常态。
“六特”产业即葡萄酒、枸杞、牛奶、肉牛、滩羊、冷凉蔬菜特色产业,是宁夏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近年来,宁夏不断完善科技特派员“组团式”服务模式,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助推“六特”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科技赋能: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坚持科技创新,平凡的事业也能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在灵武市白土岗乡泾兴村移民区,宁夏兴源达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佳军深有感触地说。
良种是奶产业高效绿色发展的核心,然而目前我国奶牛良种主要依赖引进,长期以来形成了“引进—退化—再引进—退化”的循环,尽管科研人员通过引进良种奶牛精液进行了持续改良,但奶产量对比国外依然存在较大差异。
科技赋能,产业发力。这家法人科技特派员企业,决心破解奶牛育种“卡脖子”问题。
2021年4月,该公司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利用现有高产良种奶牛,实施第三代辅助生殖—活体采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OPU-IVF-ET)技术,向育成高产、长寿及适应性、抗逆性强的母牛改良后代迈出关键一步。
目前,胚胎移植牛已出生206头,克隆胚胎移植牛出生4头。项目的实施为灵武市奶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种源保障,也为融入宁夏回族自治区千亿级奶产业集群项目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只有让科技创新的“活水”渗透到田间地头,才能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葡萄酒产业是宁夏的“紫色梦想”,也是“绿色希望”。在巍峨连绵的贺兰山东麓,经过科技多年来的加持,小葡萄已成长为大产业。
在留法葡萄学博士王振平的带领与指导下,法人科技特派员企业银川宝实葡萄酒庄有限公司严格按照法国标准科学管理,每亩仅定植190株优质脱毒葡萄苗木,限产400—500公斤/亩,采用“厂”字形整形,确保每一株酿酒葡萄果穗处于同一小气候。
“这样有利于葡萄果实风味物质、花色苷等有效成分的形成与积累。”王振平非常看好这项技术,而全园配备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也为生产优质葡萄酒奠定了原料基础。
作为宁夏首家以葡萄酒为主题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宁夏张裕龙谕酒庄有限公司以“突出特色、提升质量、降低成本、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展技术创新。该公司一方面注重核心技术“中国化”,一方面强化产品风格,突出差异化,酒庄首创世界第一款赤霞珠干白葡萄酒,成功打开欧洲市场大门。
产业转型:抢占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蝶变,宁夏科技特派员积极抢占新赛道,助推“六特”产业脱胎换骨,跑出新一轮“加速度”。“如果把枸杞‘吃干榨尽’,实现全资源利用,能增值50—100倍,我们正朝着这个目标大步迈进!”科技特派员雍跃文自信满满。
2007年,为让枸杞系列产品与国际市场需求接轨,雍跃文回到家乡中卫市中宁县,带领企业逐渐走出一条“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路子,大力推进枸杞资源优势向产业化优势转型。
如今的宁夏全通枸杞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理念,在护肝、明目、滋阴、壮阳、延年益寿特殊膳食领域创新研发出枸杞精深加工产品。该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宁夏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型企业。
“我们可同时满足枸杞干果及颗粒剂、粉剂、胶囊、片剂、茶剂、口服液、酒剂、饮料等制剂的开发和生产。”雍跃文透露,接下来,公司将陆续推出益生菌枸杞功能型口服液、靶向型枸杞多糖口服液、高浓度明目软胶囊、护眼滴眼制剂、枸杞保健食品、枸杞特医食品等枸杞深加工功能性产品。
从北到南,宁夏发挥科技特派员项目引导作用,助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特别是支持10个县(区)围绕重点产业或特色产业,开展整村推进试点工作,促进村集体经济壮大发展。
在固原市西吉县马莲乡南川村,法人科技特派员企业宁夏存录四丰绿源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用12年时间,实现了从“放牛娃”到“牛司令”的华丽转身。
标准化牛棚6栋、青贮池4座、粪污处理棚8000平方米、有机肥加工车间1600平方米、饲料加工车间2000平方米……该公司先后投资5000多万元,建成多功能办公区、肉牛养殖园区、产品加工区和优质饲草基地。
如今,该公司已形成“种、养、加、销”一体化立体循环产业链,推动构建“标准化肉牛育肥—牛粪加工有机肥—有机肥还田种植优质牧草—牧草饲养肉牛”生态循环模式。为了寻求发展新出路,他们还探索种子、肥料、农药、农机深度融合,转型之路风生水起。
三线并行:助农增收亮出“组合拳”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沉淀多少真情。近年来,宁夏通过“强点、延线、扩面”三线并行,着力构建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
2013年,科技特派员范志伟在建设标准化滩羊养殖园区的基础上,成立了盐池县鑫宏养殖专业合作社。“那个时候我就琢磨,怎么样才能让养殖户接受新技术和标准化养殖,让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听得懂、传得开、立得住。”范志伟说。
他一边倾力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30余场次,一边迅速整合滩羊养殖园区20座、滩羊饲养量2000只和68户入社养殖户这一庞大资源,改造升级16个合作养殖场,辐射带动745户散养户抱团发展。
2017年,范志伟又创办了高沙窝镇首家电商服务站,实现滩羊养殖、生产、加工、销售的无缝衔接和全链条贯通,通过电商网点共帮助养殖户销售滩羊3万余只。
“去年我们帮助入社养殖户及周边其他养殖户,以每斤高于市场价3元的价格销售滩羊肉194吨,增收78万余元。今年我们计划跟农户签订1万只滩羊的养殖订单。”范志伟说。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这是科技特派员永远的初心。
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姚磨村科技特派员程广锦,还担任姚磨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身兼数职,他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全村依托“两个带头人”工程发展冷凉蔬菜产业,由小到大、从弱变强,一跃成为万亩冷凉蔬菜基地。
扩规模、延链条、创品牌、拓市场、建机制。这套“组合拳”一出,姚磨村交出漂亮的“成绩单”——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9500元增加到2022年的2.03万元,较原州区平均水平高出5470元,其中蔬菜人均收入1.3万元,占了65%以上。今年,程广锦又以科技特派员的身份,借助固原市和原州区科技局项目支撑,制定了《姚磨村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有了科技带动,他说自己当乡村振兴的“带头人”心里更有底。
“随着越来越多人才加入科技特派员队伍、汇聚到广阔田野,我们要乘势而上、接续奋斗,播撒更多科技兴农的种子,助力‘六特’产业布局不断优化,真正让科技长在泥土里,结出丰硕果实。”宁夏科技特派员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杨勇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