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0日 星期五
院士领衔的“科普大合作格局”如何形成
——武汉市院士科普工作室实践观察

【改革进行时】

    ◎本报记者 孙 瑜

    走进武汉胜利街155号这幢百年历史建筑,“陈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映入眼帘。工作室内,醒目地张贴着40多张健康直播海报。随意扫描一张海报上的二维码,就能看到医学专家将健康科普知识娓娓道来。

    3年来,武汉市先后成立7个院士科普工作室,持续开展生命健康、自然教育、信息通信、农业科技、精密测量、智能制造、科学人文等领域的科普活动。

    日前,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王挺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武汉市院士科普工作室开启了‘科协引导、院士领衔、行业支持、团队协作’的‘科普大合作格局’,正带动更多科技工作者参与到科普事业中来,为科普科创融合、区域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汇入新力量!”

    呼应需求,顶级专家做科普

    2020年8月,在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武汉市科协”)支持下,全国首家由院士领衔命名的“陈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挂牌成立。

    “院士命名就是院士‘扛旗’,要发挥院士的引领带动作用,保证科普内容专业权威;意味着工作室要组织顶级专家队伍,经常性、有计划地做科普。”谈及工作室设计初衷,陈孝平院士这样表示。

    陈孝平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2019年被评为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在中国科协举办的专场座谈会后,王挺建议他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做全国首个健康科普工作室,传播权威健康知识和科学精神。

    新冠疫情初期,病毒来势汹汹。对于如何预防,社会上众说纷纭。“医学专家必须应时而为!”正在谋划组建院士科普工作室的陈孝平主动联系武汉市科协负责人,建议组织医学专家工作团队,做好防疫抗疫科普工作。

    “陈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第一场活动,就是请时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讲“防疫好习惯”。“权威专家发声,公众乐于接受,公筷和分餐制很快流行开来,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疫情传播。”作为工作室承办单位——武汉医学会的秘书长,黄晓刚至今记得,在这场直播里,张定宇特别提倡实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减少疾病交叉感染的机会。

    第一期“一炮打响”。随后,陈孝平走进直播间,普及“护肝”小知识。接下来,工作室又结合世界心脏日、世界脑健康日等时间节点或网络热点,邀请嘉宾科普心脏、大脑、胃肠等方面健康知识。截至目前,原创网络直播节目《院士开讲:全民健康课》收看人次累计超过2.4亿。

    健康科普不只在“虚拟社区”。2021年7月,“陈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组织18名权威专家来到武汉市青山区社区进行义诊,与社区青年医生展开对话。

    “社区青年医生对职业发展有些迷茫。”黄晓刚说,陈院士给他们讲自己当乡村“赤脚医生”的经历,讲和基层百姓打交道学到一生难忘的经验,鼓励社区青年医生不断学习,坚定做“人民好医生”的信心。

    群众有所呼,科普有所应。自成立以来,“陈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先后组织168名知名医学专家,深入开展志愿健康服务活动300余场,为群众传播健康科普知识,有效提升了武汉市民的健康素养。

    科学普及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才能让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在武汉市科协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桂建芳、刘经南、邓子新、孙和平、丁汉、徐红星院士领衔的科普工作室相继成立。

    把脉问诊,开出良方促发展

    谈起“邓子新院士农业科普工作室”的活动,武汉大学微生物学家邓子新院士团队秘书孙雪打开了“话匣子”。在她看来,“科普不仅是办讲座、写图书,还应和科技创新结合,实实在在助力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2021年底,“邓子新院士农业科普工作室”联合“陈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举行首场“乡村振兴院士行”活动,带领100多位医学药学专家、农业科学家和企业家走进湖北房县,与县政府签订投资与技术合作协议21项、总投资达50亿元。

    当地百姓欢欣鼓舞——这么厚的乡村振兴“大礼包”来得太及时了。

    “其实,我们前期去房县做了多次调研,通过县政府了解当地百姓的需求,开座谈会了解企业家面临的发展困难,深入基层把脉问诊。”孙雪举例说,羊肚菌是房县特色产业,但当地企业由于不懂菌种培育,每次都要花大价钱购买菌种,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也制约了产业发展。“为此,邓院士专门联系食用菌生物学专家张克勤院士到房县指导,及时帮企业解决了菌种培育技术难题。”

    据介绍,因菌种优质,房县羊肚菌产量增加了10%—15%。“现在郧西县的企业都去房县买菌种,还给我们打来电话,请我们也带专家去教育种呢!”孙雪说。

    以房县为样板,“邓子新院士农业科普工作室”将“科普+科创”的论文写在了湖北省郧西县、浠水县、谷城县的大地上。教浠水县农民种无籽石榴提高榨汁率,为谷城县发展文旅产业建言献策……尽管每次团队成员都直呼“累得要命”,但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驱使他们一次次踏上新的旅程。

    “科普工作室是科普科创结合、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受到地方政府和老百姓的普遍欢迎,也激发了其他院士专家参与的积极性和成就感。”邓子新说。

    “这两年遇到好几位年轻人登门感谢,他们都是我在各地做科学普及与技术推广时的听众,不经意间促成了他们创业。”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鱼类遗传育种学家桂建芳院士对此深有感触,“通过科普工作,促进地方政府优化产业政策,促使许多年轻人找准职业方向、成就一番事业,我自己也很有成就感!”

    汇聚资源,探索共建新路径

    “一个人做科普,不如带动一群人做科普。”这是院士科普工作室领衔院士们的心声。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孙和平院士说:“我们联合科研院所、高校、湖北省多个省级行业学会等单位和组织,引导更多专家、科普志愿者和热心科技传播的人士,特别是青年科技工作者加入科普工作室,组建起多方协同的高水平科普团队。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已组织志愿者深入学校、企业、机关等单位,利用线上线下形式共开展科普活动200余场。”

    目前,7个院士科普工作室已汇聚起23位院士、752名专家,联合相关单位摸索出一条集聚社会化科普资源、激发各类社会主体积极参与的共建路径。

    “陈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与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建,“桂建芳院士自然科普工作室”与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共建,“邓子新院士农业科普工作室”与武汉市农业农村局、武汉市农业科学院共建……

    武汉市科协与共建单位每年提供专项经费,帮助承办单位运营院士科普工作室。

    “在经费保障的基础上,科协还着力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通过‘硬指标’和‘软要求’,对院士科普工作室实施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保证工作室持续、长效运行。”武汉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定君告诉记者。

    “硬指标”要求院士科普工作室每年至少开展科普活动20场次,其中线下科普活动不少于10场次,对每年创作科普短视频、图文及科普读物的数量也作了具体规定;“软要求”则参照武汉市科协出台的《武汉市院士科普工作室管理办法》及院士科普工作室团体标准,对工作室运行情况进行定期跟踪检查、考核与管理。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回信,强调‘带动更多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参与科普事业’。”李定君说,“激活江城75名院士、数百家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存量,放大近千名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的增量,提升千万市民大众科普的质量,是使命也是责任。武汉市科协计划在2025年前,再建成3个院士科普工作室!”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