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14日 星期四
社会与经济效益同频共振
陕西沃土厚植高价值文化遗产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本报记者 孙明源

    守护文化需要万分努力,让文化遗产保护更多惠及人民群众,还要付出加倍辛劳。对这一点,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管理处副主任张志明深有体会。

    2017年《陕西省石峁遗址保护条例》施行之前,附近村民经常到石峁地区抢栽偷种杏树等苗木,张志明及其同事不得不经常巡逻清理。立法完善之后,专业巡查和群众文保员巡查相结合的群防群保格局构建了起来。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重要实证的石峁遗址得到了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受到社会各界的大量关注。

    但是,如何让文化遗产在获得保护和发扬的同时,为当地群众带来实惠,也是个重要的问题。“无价”的文化要发挥“有价”的作用,才能充分满足当地群众的期待,消除短视和漠视导致的“抢栽偷种”行为。

    陕西省给出的答案是,要追求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高质量发展。在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同时,让繁荣的文化产业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

    社会与经济效益同频共振,是陕西省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色。

    文旅互促打造高质量景区

    在一座人口超千万、交通繁忙的大城市里保存古城墙并不容易,但西安市不仅做到了,还让古城墙变成了城市的“金名片”。

    在古城墙永宁门外,演员们精心排练的“迎宾大典”佐以绚丽的声光效果上演,吸引了一批批游客。依托曲江池、大雁塔等现存的古迹,西安建成了文旅合一的大唐芙蓉园、大唐不夜城等景区,配合大量运用古典文化元素的剧目和互动设施,打造了文化风情浓郁的夜生活街区。

    位于西安高新区的唐城墙在地表已经不复存在,但西安市依然在原址修建了一座以健身步道为中心的唐城墙遗址公园。一对在此夜跑的夫妇告诉记者,想到脚下踏着的地方是曾经的长安城墙,他们健身时更有热情了。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联系密切,文可塑旅、旅可彰文。宝鸡市在市区近郊的北坡胜利塬建设了“西府老街”,让当地村民参与到商店作坊当中,扶持农民创业创收,助力乡村振兴。在渭河南岸陈仓区的“陈仓老街”,晚上十点仍有许多出租车停在街边“趴活”,等待享受夜生活的游客。

    陕西文旅业的高质量发展,靠的不只是大投资、强政策,还有对消费生态的把握、数字技术的运用、市场主体的重视。从汇集了上千名“创客”的咸阳礼泉袁家村景区,到使用全自动化舞台、制作出了享誉全国的舞台剧《延安保育院》的金延安景区,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为文化遗产赋予产业生命力

    相比遗址、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更加脆弱,容易因经济效益不足濒临“失传”。在陕西,许多地方却依靠产业化策略,把非遗变成了群众的致富之道。

    在汉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中藤编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陈良顺告诉记者,一把高档的藤编椅子,出口到丹麦能卖出15000元的价格。宝鸡千阳县鑫兴工艺品合作社负责人杨林转说,通过建立生产合作社、统一产品标准、提高产品质量、打通销售渠道,从事刺绣产业的妇女平均收入从每月几百元提升到了3500多元。宝鸡西府老街还打造了包含社火脸谱、泥塑、牙雕等项目的“非遗一条街”,街道成了景区吸引研学旅游的一大亮点。

    金延安景区既有文创中心,也有乡村振兴大卖场,延安13个县区的农特产品和创意设计产品一同成为了当代延安的“潮品”。

    文化与产业正在“双向奔赴”。宝鸡眉县的猕猴桃产业基地、咸阳泾渭茯茶建设的“茶博园”都把发展文旅视为延长农产品产业链、价值链的方向之一。产业可以为文化遗产赋予更多生命力,文化也能为产业带来品牌效益和附加值。

    石峁遗址所在的高家堡镇,在“十四五”期间将持续推进石峁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在石峁建设了国家考古公园,创建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把石峁遗址及周边设施打造为集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影视拍摄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我们要切实把活化利用的要求落实到位,为中华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提供更多‘石峁经验’。”张志明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