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延斌
9月3日,记者从济南高新区了解到,该区企业山东国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子软件)已于近日在北交所上市。这是济南今年第一家北交所上市企业。而就在几天前,同为济南高新区企业的济南森峰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森峰激光)顺利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从而成为今年该区第三家上市过会企业。
据统计,截至目前,济南高新区已累计上市挂牌企业121家,稳居济南市首位。从2019年至今,济南高新区上市企业数量翻了一番,数量位居全市各区县(功能区)首位。这背后,济南高新区有何高招?
手把手帮助,打消企业顾虑
上市公司数量反映出一个区域的经济发达程度,是区域竞争力和营商环境的“晴雨表”。而上市公司增幅则反映出一座城市的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
济南高新区聚力发展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等三大主导产业,以及空天信息和量子科技两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搭建“雁阵形”产业发展集群。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达到3850亿元,占该市的65.8%。济南高新区成为济南先进制造业聚集区,集聚了临工重机、小鸭精工等重点企业。同时,这里的生物医药企业达到4000多家,产业规模破千亿元。
除了产业基础优,成长土壤好,企业实力强,能否上市还在于企业自身对资本市场的认可度。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企业家对上市过程的坎坷存在畏难情绪。济南高新区财政金融部副部长王晓燕认为:“资本市场氛围的营造和企业家观念的升级非一朝一夕之功。在济南高新区,具备上市潜力的优秀企业享受着‘一企一档’培育、‘一对一’服务。”
济南高新区通过走访、培训、走进交易所等多种方式,影响企业家的态度。尤其是在2020年北交所设立之后,该区立即行动、主动靠上服务,摸清区内创新型企业情况,梳理了意向企业20余家,下大力气推动企业开展北交所上市工作。
王晓燕表示:“针对企业担心上市挂牌增加经营成本,我们反复与企业沟通,手把手帮企业算好眼前经济的‘小账’,理顺长期发展的‘大账’,并通过送政策上门、送服务上门,逐步打消企业顾虑。”
目前,济南高新区根据企业的资本结构、主营业务、财务指标和科创属性,建立了上市后备企业数据库,实施“一企一档”和五年培育计划,按照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别化指导服务,建立了合理的上市梯队。
不仅要“走进交易所”,更要“敲响第一钟”
“走进交易所”是济南高新区推动企业认识资本市场的一个步骤,他们的目的更在于让企业“敲响第一钟”。
实际上,早在2013年,济南高新区就与深交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为全国首个与深交所达成战略合作的国家级高新区。在工作中,济南高新区多次邀请山东证监局、交易所和全国股转公司的专家来高新区调研指导,坚持问题导向,与拟上市挂牌企业座谈,现场为企业答疑解惑。在股票注册制改革后,济南高新区多次邀请交易所、中介机构专家就注册制改革和未来资本市场发展方向作专题研讨,并组织重点企业开展“走进交易所”活动,推动企业上市工作。
成立于2001年兰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剑智能),是教授办企业的典型代表。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吴耀华将满腹经纶变成了企业,变成了产业。如今,该企业自主研发出人工智能蜂巢系统及物流机器人,为仓储物流行业提供了专业化的解决方案。
上市,为兰剑智能打出了更大知名度,也使该企业入选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优胜单位”。
在济南高新区,诸如兰剑智能的故事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让他们下定决心上市。
国子软件登陆北交所和森峰激光顺利过会,背后都有济南高新财金投资有限公司的身影。这是济南高新区推动成立的,意在支持辖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主导产业优质企业的股改上市。
记者注意到,早在2008年,济南高新区就率先出台了鼓励企业上市挂牌的扶持政策,在《济南市加快现代金融产业发展若干扶持政策》出台前,济南高新区已累计为111家企业兑现上市扶持资金1.1亿元。在上述政策出台之后,济南高新区又增加配套专项资金1.38亿元。
“我们将加快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CTD片区)建设,进一步丰富科技创新型企业上市后备资源库,打通新三板基础层、新三板创新层、北交所、创业板、科创板、主板的梯次培育路径,构建富有特色的上市公司培育体系,推动一批科技企业到资本市场融资,促进上市公司集聚发展,打造企业上市‘高新样板’。”济南高新区财政金融部部长季发勇表示,他们将强化拟上市挂牌企业分类指导,持续开展上市挂牌专题培训,探索设立企业上市服务中心,加大后备企业投融资支持,推动更多企业尽快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