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武汉竹叶山站。受访单位供图 |
◎本报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曾 斯 袁永华
地铁出入口周边,在满足人行道、车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分流,各种公共设施完备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来进行绿化配置?近日,记者了解到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采用仿生绿化理念,成功“种”出科普公园站、琴台站、竹叶山站三座公园式地铁站。
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武凌云介绍,仿生绿化是模仿自然生态圈植物配置的一种做法。具体是指,在一片区域中,从最下层草籽开始,到第二层的地被植物,再到第三层的灌木或者球类植物,最后到最上层的乔木或大灌木,形成一个完整的自然植物生态体系。
据悉,武汉地铁在景观设计中,充分采取仿生绿化理念,通过立体维度设计,采用多层植物配置方法,对景观绿化进行分层,形成一个简易的自循环系统。
在武汉地铁8号线竹叶山站C1出入口,武凌云指着已成林的大灌木、茂密的乔木说,地上景观以人行车行视角作为视觉中心,重点进行植物配置,以落叶乔木或灌木为主,这些树木高度适中,适合在城市道路旁作为景观树使用,抗烟尘、抗风能力强,对城市环境的提升帮助较大。
武凌云说,竹叶山站C1出入口附近下层灌木根系细密,能提高土壤的携水能力,可以减少后期应对灾害性气候的维护成本。上层大乔木有足够优越的生长条件,在城市中基本可以做到常绿常青,多年生长的繁茂枝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风沙,可做到防风降噪、减少空气污染,同时还能分割人流车流,美化城市环境。
据了解,武汉地铁站出入口广场绿化以及用于分割道路的花坛,目前已普遍使用仿生绿化的做法。
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相关人士表示,新建一条地铁线,不仅要让出行更便利,也要兼顾周边环境的提升,给市民更多获得感。武汉地铁将不断优化功能设施和绿化景观,不仅让市民看得到美景,更能增强美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