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25日 星期五
王景:巧设水门解水患难题

◎陈 静

    

    西汉中后期到东汉前期,黄河决溢频繁。据记载,黄河在西汉后期的50年内平均每隔7年就要决溢一次。这期间最大的一次决口发生在王莽始建国3年(公元11年)。根据《汉书·王莽传》记载,这一年“河决魏郡,泛清河以东数郡”。黄河在魏郡(今河南东北一带)决口,改道东流,从今山东利津县入海,导致清河以东数郡洪水泛滥。

    由于没有及时堵塞决口,黄河决口引起的河患愈演愈烈。东汉初年,黄河、汴水和济水交相泛滥,连成一片,洪水冲淤河道,淹没田园村落,多地受灾。但光武帝刘秀却因当时尚处于战后的恢复期放弃了对黄河的治理。汉明帝时,汴水不断东泛,受灾范围进一步扩大,原来的堤防都已经被水淹没,形同虚设。兖州、豫州(约今河南东南、山东西南和安徽淮河以北)深受水害。在受灾百姓的痛声疾呼之下,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汉明帝终于决定着手治水工作,而主持治河的便是东汉著名的水利专家——王景。

    王景年少时就博览群书,所以知识渊博,多才多艺,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尤其擅长。永平初年,王景曾因善于治水而被举荐去疏浚浚仪渠(约为汴渠开封段),并提出了“墕流法”。史料中关于“墕流法”的详细记载不多,后人对其的理解也多种多样,大概是设立可控制水位的滚水堰,控制渠道内的水位,兼顾蓄泄,保护渠道和堤坝安全。该方法使用后,“水乃不复为害”,效果显著。

    汉明帝在派王景治水之前召见了他,询问他治水方略,王景应对精辟,汉明帝十分满意。当年夏天,王景率领数十万兵民开始了大规模的治水工程。史籍对王景此次治水的记载较为简略,综合《后汉书·王景传》以及《后汉书·明帝纪》的相关记载可以看出,王景治水的主要工作有两项,一是筑堤,即修筑黄河大堤,堤坝“自荥阳(今河南荥阳)东至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东海口”,长达千余里;二是理渠,即治理汴渠。王景仔细地勘测汴渠一带的地形后,组织展开了包括开凿山陵、清除河道中的礁石、裁弯取直、筑堤防险、疏浚淤塞河段等一系列工作。

    在筑堤和理渠之后,王景又“十里立一水门”,使水流回旋灌注,再无溃决之害。有人认为这是王景治水成功的关键,但由于相关史料记载过于简略,“十里立一水门”的具体操作众说纷纭,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在黄河河岸上每隔十里立一水门,持此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清代学者魏源。他认为黄河当时已有双重堤防,相当于明代潘季驯时的缕堤和遥堤。水门建在缕堤上,洪水从水门溢出,所携带泥沙沉淀在两堤之间,积淤固滩,已澄清了的河水流回河道,刷深河床;二是在汴渠上每隔十里立一水门,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近代水利专家李仪祉。他认为水门应建在汴渠邻近黄河一侧的堤岸上,黄河水涨时,含泥浊水流入汴渠,汴渠水亦涨,则汴渠水由水门流入黄河、汴渠二堤之间,所含泥沙沉淀于其中,水落时,沉淀过后的清水由水门注入汴渠。这样一来汴渠之水不会过高而危害堤岸,汴渠渠底部因清水注入不至于淤积,河、汴之间地势也因淤泥不断堆积而日益增高;三是认为在汴渠引黄的口门处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水门,持这一看法的代表人物是近代水利专家武同举。他认为应该是在黄河右岸通于汴渠两处各设水门,相隔十里,两水门交替开关,以防意外。当代学者姚汉源先生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认为应是在河、汴分处修建多个通汴口门。这个解释一来符合历史事实,即当时河、汴分流处的主要问题是河水泛滥侵入济、汴,每隔十里建立多数水门就可以把黄河的自然泛滥变为有控制的分流,既能避免洪水灾害又能顺利通漕。二来多水口更适应黄河多沙善淤的特点,保证引水。三来从工程量上也较前两种说法更小而较易实施,所以目前这种解释较为被大家认可。

    整个工程耗时一年,于第二年夏天完成。汉明帝亲自沿渠巡视后,对工程称赞不已,并下诏恢复西汉旧制,在沿黄河的郡国设置负责管理河堤的机构和官员,以保证黄河安流。王景的官位也得到了升迁,由此扬名。

    王景治河后,东汉至唐代大约八百年间黄河决口次数明显减少,后人誉之为“功成历晋、唐、五代,千年无恙。”虽然黄河这段时间安流的原因很多,但王景治河的工程防治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系济南中华文化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