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 (记者王迎霞 实习生李雨函)8月17日,中国物理学会第十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宁夏银川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中国物理学人在粒子物理、天体物理等物理学领域实现了许多从“0到1”的创新突破,早在2021年,我国物理学在自然指数排名中就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且贡献率逐年提高。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可以产生实验室最高温、高密的新物质形态——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对应于宇宙大爆炸之后几个微秒的状态,形象地说是一种‘小爆炸’。”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马余刚介绍了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上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和反物质原子核研究的相关实验成果。
会议颁发了诸多物理学界奖项,表彰杰出物理学家作出的巨大贡献。北京工业大学隋曼龄、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薛鹏获得中国物理学会谢希德物理奖;北京大学朱瑞、厦门大学陈焕阳获得萨本栋应用物理奖;北京大学刘辉军、中国科学院物理所陆凌获得周培源物理奖;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万宝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郑坚获得蔡诗东等离子体物理奖。
中国物理学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每4年召开一次。此次会议由宁夏大学承办。“我们以此为契机,创造性地将本次会议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应用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也借此机会与各位院士专家深入交流、广泛合作,更好地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和西部一流大学的建设。”宁夏大学校长彭志科表示。
“期待本次秋季年会能给每一位参会者带来新的探索和思考,激发出新的创新潜能,展现出我们中国物理学者们为科技强国贡献力量的决心。”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张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