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17日 星期四
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让中国南亚互惠多赢

    ◎本报记者 赵汉斌

    中国与南亚,创新成就未来,合作共赢发展。

    由科技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和云南省科技厅承办的第4届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8月16日至20日在昆明举行。

    这是第7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7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重要活动之一。科技部及相关省区市科技主管部门,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有关机构代表,以及南亚东南亚国家青年科学家代表等600余人参会。

    国际科技合作惠及各国人民

    山水相连,经济相通,文化相融。中国和南亚国家互为友好邻邦和发展伙伴,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2014年6月,科技部和南亚各国科技主管部门在昆明成功召开中国—南亚科技部长会议,共同为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揭牌。

    此后,各方深化诸多领域的务实合作,经贸往来保持良好势头,成果惠及各国人民。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国与南亚在科技创新领域合作关系日趋紧密、亮点纷呈,务实成果不断涌现。

    “2015年、2016年、2018年我们在昆明成功举办了3届大会。今天举行的第4届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将推进我们的合作、迈上新的台阶。”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厅长王学勤介绍。

    过去十年,中国科技实力实现整体跃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从2012年的1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3.09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1.91%提升至2.55%,其中基础研究投入从2012年的499亿元提高到2022年的1951亿元。

    “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和坚持科技开放合作,把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一体规划、一体推进,坚持实施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科技部副部长张广军说。

    目前,中国与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与117个国家签订了科技合作协定,参与了200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加快推进中国牵头发起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大力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推动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创新环境,为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创新合作开出科技惠民“国际花”

    十年间,在激荡思想、交流互鉴、深化合作中,中国—南亚科技合作形成了更多共识。

    “通过沟通交流与携手合作,各方增进共同友谊、创造合作机会、共谋未来发展,促进区域内各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治礼说。

    科技人文交流方面,自2014年实施中国—南亚科技伙伴计划以来,科技部通过相关工作计划,已资助近200名来自南亚国家的青年科学家来华进行短期科研工作;共有近2000名南亚国家科研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参加了科技部举办的先进适用技术和科技管理培训班。中方连续2次举办南亚国家青年科学家创新中国行活动,各国青年科学家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和座谈,凝聚合作共识,缔结深厚情谊。

    在重点领域联合研究方面,科技部与南亚相关国家在清洁能源、农业科技、防灾减灾等民生科技领域共建了5个双边联合研发平台,开展长期务实的联合研究和技术示范合作,使科技创新成果切实助力改善民生福祉,提升当地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此外,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自2014年6月成立以来,分别与南亚6国共建分支中心或合作中心,为各国创新主体提供专业化服务,累计举办30余场双多边技术转移对接活动,中外参会人员超过6000余人次,为推进区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现代农业、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材料、防灾减灾……作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窗口,云南省以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和中国—东盟创新中心、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合作平台为依托,在科技部支持下建成了覆盖南亚各国的技术转移协作网络,让科技惠民的诺言,在合作各方落地开花。

    “通过设立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专项,实施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和技术转移等行动,已显出互惠共享的成效。”云南省科学技术院副院长马敏象介绍,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有效服务中国与南亚国家企业、大学、研究机构间交流对接,推动区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已成为务实的国际科技合作平台、畅通的国际技术转移渠道。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