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本报记者 张 强 通讯员 李永飞 李兵峰
“叮铃铃……”夜深人静,一阵清脆的铃声响起,随即电话被接通。电话线的那头是火箭军某团三级军士长俞细文,这头是火箭军士官学校教授顾爱云。
前不久,俞细文接到一项紧急授课任务,马上给顾爱云打电话请教。没有太多客套,顾爱云将自己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倾囊相授。
16年前,顾爱云耐心指导快毕业的俞细文上好了第一堂教育课,也打开他一扇窗。这些年,在她的指导鼓励下,俞细文成长为所在基地“优秀政治教员标兵”,学用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先进事迹在全国宣传。
俞细文只是顾爱云的学生之一。这些年,她矢志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用兵言讲兵语,一茬茬官兵在她的课堂上淬炼忠诚信仰、倍添备战动力,走出了“八一勋章”获得者王忠心、全军爱军精武标兵何贤达、“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侯长岭等一批兵王。前不久,顾爱云被评为“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95分,这是上学期学员给顾爱云思政课的评分,位居火箭军士官学校基础课榜首。为啥原来学员认为“枯燥难懂”“离得远”的思政课,现在成了最受青睐的?
“要给学员一杯水,就要先把自己的一桶水注满。”顾爱云说。和她同在一个办公室的讲师郑娟告诉记者,顾爱云的抽屉里常年放着山东煎饼,这是她醉心工作错过饭点后的餐点。她总说:“煎饼瓷实养人,越嚼越有味,就像创新理论一样,深学细悟就会爱上它的味道。”
走进顾爱云的课堂,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沉浸体验等教学方式丰富多样。该校教学督导专家汪徐胜教授说:“她把大道理讲小、远道理讲近、深道理讲浅,让学员觉得‘有意思’更‘有意义’。”
讲台不仅要设在院校,还要搬到阵地、搭在哨所。
多年前的那一幕,深深镌刻在驻守大山深处的某部一级上士刘平的脑海里。他回忆说:“顾教授的那次宣讲给我传递坚守的力量,让我选择留在部队。”
那天,越野车碾冰压雪,奔波上百公里山路,把前来宣讲的顾爱云颠晕了车,一路走一路吐。到了目的地,她脸色惨白,可一上讲台就瞬间精神焕发,为官兵送上一场色、香、味俱全的“理论盛宴”,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刘平这些深山卫士的心灵深处。
“让习近平强军思想落地生根,这是我的神圣使命。”这些年来,从备战一线的导弹分队,到部署偏远的哨所一隅;从硝烟弥漫的发射阵地,到日夜鏖战的施工点位,她辗转奔波十余万公里,让党的最强音响彻导弹军营。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采访中,顾爱云回忆起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火炬传递活动中的一幕。2019年9月29日,古城西安。7号火炬手顾爱云高举燃烧的火炬阔步奔跑,耳畔传来人群欢呼。当她点燃自己的学生何贤达手中的火炬时,不禁热泪盈眶——那一刻,她觉得传递的不只是火炬,更是“播火”的使命。
2013年,何贤达刚入校时,一门心思只钻导弹专业。“既要练强手中武器,更要擦亮思想武器,思想不偏向确保导弹不偏航。”顾爱云不停引导他把理论学习与履职尽责结合起来。慢慢地,何贤达学会运用强大的思想武器助推备战打仗实践,后来荣立一等功,成长为党的二十大代表。何贤达也当上了基层政治教员,带动身边官兵用理论“金钥匙”开启强军“实践门”,去年被表彰为“全军优秀政治教员”。
“士兵是部队主体力量,我希望在他们心中种下理论火种,涌现更多‘播火者’。”顾爱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