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04日 星期五
古代印刷术中蕴含的创新精神

    ◎田甲乐

    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深入挖掘中国古代科技中蕴含的创新精神,有助于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出现和发展,免除了人们抄书之苦,减少了错别字,降低了书籍的价格,对人类的文化、经济、政治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它是人类制造精神文化产品过程中的一次划时代的革命,是举世公认的一项重要发明。

    在印刷术出现之前,已经有复制的思想和技术出现。在上古时代,古人已经用“二”字表示两倍,用“副”字表示复件,商代开始使用印章来表示权威和郑重,西晋开始在木版上雕刻道家符咒和佛教佛像,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拓印技术以复制碑石上的儒家经文,这表明印刷术出现之前就存在古典复制技术。在隋唐时期,出现了雕版印刷,标志着印刷术的正式出现。

    中国古代印刷术蕴含着打破常规、持续改革的创新精神。雕版印刷的主要原材料是版材、墨和纸,主要程序是在版材上反体雕刻,在雕版上涂墨,再将雕版翻印到纸张上,这些材料和技术都不是突然出现的。用反体字刻出印章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商代,用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印染技术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唐朝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雕版印刷技术的成熟,字典、历书等面向大众的印刷品开始出现,五代十国时期朝廷开始主持刊行士子必读的儒家经典。北宋再次统一了全国,南北经济和科学文化融汇在一起,印刷品扩展到涉及诸子百家的所有领域,以及社会经济领域,印刷术进入黄金发展时期,这时出现了印刷术史上的又一里程碑——活字印刷。活字印刷使“死”的印版变为“活”的印版,减少了刻书需要的版木和时间,缩短了印版的生产周期,提高了印刷效率,标志着印刷术的发展和完善。

    活字印刷是雕版印刷的革新,活字可以看作是只含一个字的雕版。到了北宋时期,铸造、镌刻等技术被运用到活字制造中,创造了金属活字,带来了印刷术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古代印刷术中的创新精神,在今天仍然值得借鉴,从中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坚持不断解放思想,推动开拓创新常态化。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出现和发展是中国古人对复刻技术长期探索的结果,是不断破除已有观念和技术造成的思想束缚,立足新需要、新变化,确立新观念,改革和发明新技术的过程。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领先于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人们解放思想、持续创新,不断打破已有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制约,使得科学技术与社会秩序之间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互动。解放思想和开拓创新,是中国古人留给我们的优秀基因,是当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法宝。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中国文明几千年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科学技术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古人进行科技发明和学术研究的目的,不是消遣和娱乐,而是莘莘学子和有识之士促进社会发展的途径;中国人的知识理想是生产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广与应用并重的知识,希望知识服务于民。继承和发扬这一优秀传统,在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进入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尤为重要。中国已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是历史的经验,也是未来的要求。

    (本文为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项目“‘四大发明’所蕴含的科学基因和创新精神研究”研究成果。作者系河南师范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研究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