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25日 星期二
科技成果“先用后转”
浙江衢州助推青年人才技术变现

【聚焦科技自立自强·看招】

    ◎洪恒飞  张利东 本报记者 江 耘

    “无GNSS多机器人未知场景自主侦察与建模”“高性能应急救援移动泵车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杂化纳米粒子对高分子材料的界面功能改性研究”……7月24日,在浙江省衢州市举行的青年人才科技成果转化“衢动力”提升活动上,衢州青年人才“先用后转”科技成果池现场启用,共包含248项成果。

    这248项成果来自衢州学院、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衢州)等5家单位,普遍由青年人才团队研发,契合当地新能源、新材料等六大主导产业,可供企业先免费试用,后付费转化。

    “如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推动产学研用各方高效协同,是浙江科技领域改革攻坚的重中之重。”浙江省科技评估和成果转化中心副主任沈肖勤表示,“先用后转”机制的核心是探索建立体系化的权益保障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降低“免费试用”所带来的风险,让科研人员安心,让中小企业放下顾虑“迈出转化第一步”。

    大量科技成果不再闲置

    衢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徐天才表示,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如信息不对称、供需不匹配、价格不确定等因素带来的隐性成本较高问题,特别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风险敏感性强、成果承接能力弱现象,严重制约着企业自身发展和院所科研动力。

    2021年10月以来,浙江省科技厅在全国率先探索科技成果“先用后转”机制,同时引入知识产权维权、保险、信用等机构,建立了一套交易标准规范、一份格式合同范本、一组风险保障产品、一套服务支撑工具的“四个一”配套保障系统,并选取浙江山区26县开展试点。

    截至目前,共有160余项成果通过“先用后转”的方式转化落地衢州,有的企业免费获得了10项以上的科技成果。比如,衢州市常山县作为试点县之一,联合浙江理工大学下沉的12支专家团队力量,在轴承产业推广“先用后转”,相关成果可将轴承模具使用平均寿命从原来的2小时提高到6小时。

    沈肖勤表示,“先用后转”还成为校企双方达成信任的媒介,形成了更深入的产学研合作,常山县开展的部分项目已列入2023年浙江省“尖兵”研发攻关计划。

    让科技人才既懂技术也懂市场

    当天活动现场,2023年衢州市技术经纪人培训班同步启动。来自当地科技型企业、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服务机构的60位青年科技工作者,将开展为期3天的培训,并参加结业考试。课程涉及技术成果评估方法、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科技成果公开交易实务、技术交易商务策划等。

    科技日报记者从衢州市科技局了解到,此次培训是衢州市2019年以来首次开展技术经纪人培训,全市目前共有300多位持证技术经纪人。

    近年来,衢州聚力建好创新平台、引育创新主体、优化创新生态,为青年人才成长搭台铺路、拓宽赛道,与国内知名高校共建地方研究院,成功引进5个院士团,青年人才科技成果加速涌现。

    徐天才表示,衢州需要培养更多既懂技术也懂市场的技术经纪人,积极发挥“黏合剂”作用,有效连接科技成果供需双方,加快推动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政府部门则需要在人才认定、奖励、职称评定等各方面提供更多更好的政策与经验。

    沈肖勤说,下一步,浙江省科技厅将会同衢州市科技局、衢州市委人才办等一起推动“先用后转”各个环节流程扎实落地,扩大高校院所、企业等社会主体参与面,加快凝练形成具有落地性、推广性的模式经验,共同完善科技成果“先用后转”体系架构,推进该省技术转移体系重塑。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