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恒飞 本报记者 江 耘
从无人机视角俯瞰嘉兴嘉善魏塘街道虹桥村,可见一条碧色河道绕村而过,河道两侧,水生植物点缀得恰到好处,像是两岸植被的绿色在河道中晕染开来。
记者了解到,这一河道名为北陶浜,多年前是典型的黑臭水体,经过改造后,沉水植物覆盖面积达到水域面积的70%,水生生物种类丰富,河道透明度能达到1米。
“希望它能长期保持清澈水质。”见证北陶浜的美好转变后,虹桥村村民张雪林感触颇深。如何长效维护水质?数字技术大有可为。
如今,嘉善建立起“水管家”服务团队,利用无人船、无人机等技术手段,结合“浙里碧水”数字应用平台,可根据河道水质、环境、土壤等综合因素,开出“调养清单”,及时解决污染隐患,覆盖全县9个镇街道的上千条河道。
在浙江,数字化技术与信息化平台,已是诸多农村改善人居环境的标配。
自改革开放至21世纪初,浙江在经历2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后,农村因工业和养殖等造成的面源污染问题也日渐显现。彼时,“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污水横流、夏天蚊蝇乱飞”的景象在浙江农村变得常见。
2003年,浙江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多年来持续深化,打出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和“五水共治”“四边三化”等组合拳,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已居全国第一。与此同时,浙江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为浙江数字乡村建设形成独特优势和良好基础。
回顾“千万工程”20年发展历程,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王通林认为,要牢固树立系统思维,坚持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协同推进,“美丽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共富乡村、数字乡村”统筹谋划,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服务一体实施。
《浙江省数字乡村建设“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推进数字化技术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水源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及厕所革命中的应用,构建农业土地资源、环境卫生、河道管理、生态保护等信息库,搭建农村生活污水、饮用水源、渔业水域、养殖污水、绿化等网络监测平台,推进人居环境数字化管理,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
比如在丽水遂昌,当地推进垃圾分类智能化管理体系扩面提质,确定了以“上门取件+智慧评价”为主、定时定点投放为辅的分类收集模式。2022年,全县部署实施20个乡镇(街道)的73个行政村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源头监管。
作为浙江“未来乡村”建设的三大导向之一,“数字化”在农村快速下沉,数字技术释放出普惠效应,在人居环境改善方面,也不仅仅局限于垃圾分类、污染治理,逐渐拓展出更多智能生活的呈现方式。例如在浙江“千万工程”重要起源地萧山区梅林村,北塘河边铺有智慧跑道,可自动计算行人消耗的卡路里。
根据《浙江省数字乡村建设“十四五”规划》,预计到2025年,浙江乡村治理数字化系统基本建成,农村垃圾分类等数字化管理基本实现,基层智慧治理模式逐步完善。
记者手记
守护乡村美景 科技惠农很直观
初夏时节,浙江乡村,远景山明水秀、屋舍整洁有序的场景,会令人产生长住于此的念头,颇为治愈。20年前,浙江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切入点,启动“千万工程”。20年来,“千万工程”给浙江乡村带来了多方面的正向反馈,人居环境的改变可以说最为直观。
其中,科技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涵盖河道、土壤、大气等方面的污染监测与治理,一改以往浙江农村“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状况。
由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项系统工程,需要持久为战,浙江把数字化改革作为环境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一招,将生态环境治理建立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底座上,持续改善和提升农村环境质量。
留住青山绿水,才能记住乡愁。强化数字赋能,浙江正逐步形成“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