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08日 星期四
贵阳高新区:
产业与生态融合 美丽与发展同在
视觉中国供图

    ◎段 艳  易 颖  本报记者 何星辉  实习生 付 菁

    36个

    截至目前,贵阳高新区累计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等36个国家级试点示范,拥有研发机构和创新服务机构600余家、各类人才6.5万人,形成科技、人才、金融等完备的创新要素支撑体系。

    一栋栋写字楼拔地而起,绿水成荫,花香鸟语。

    从某种意义上说,贵阳高新区打破了人们对于开发区的刻板印象。在这里,休闲与生态共存,美丽与发展同在。近年来,贵阳高新区以“绿”破题,凝聚“绿色崛起”的科技力量,推动绿色产业集聚,最终形成了“产业兴、人才聚”的喜人局面。绿色,也因此成了贵阳高新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新“名片”。

    规模工业总产值已突破200亿元,航宇科技等制造业企业先后实现了贵州省科创板上市企业“零”的突破,孵化培育了世纪恒通、朗玛信息、东方世纪、大自然等一批上市企业……随着5月底2023数博会的举办,贵阳高新区这块创新与人才高地,再次吸引了外界的目光。

    数据中心带起“绿色风潮”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数据中心的建设一路“高歌猛进”。“东数西算”战略的深入推进,让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逐渐浮出水面。特别是在“双碳”目标之下,数据中心的绿色化显得格外重要。

    业内常用PUE评价数据中心能源效率。PUE值越接近1,表示一个数据中心的绿色化程度越高。但PUE的降低并非易事,从数据中心选址、低碳化设计、电力选择到全生命周期的运维能力等因素,都非常关键。

    在贵阳高新区,贵州翔明数据中心的绿色发展之路走得颇为典型。作为大型商业化数据中心、数据存储中心和信息灾备基地、金融系统服务和灾备中心,贵州翔明数据中心一期已经建成383个机柜,可承载4000台服务器,使用率79%。

    从一开始,贵州翔明数据中心就明确了最大限度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的主基调,将全生命周期低碳理念贯穿于规划设计、设备选材、建设实施、运维管理各个环节,从技术和管理上综合考虑节能减排。

    “在技术方面,我们采用了余热回收技术,数据中心产生的热量可持续24小时为园区提供热水,并在冬季为园区中央空调提供热源。同时,我们多方面推动能源资源高效利用,减少碳排放。”贵州翔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吕晓丹说,鉴于节能减排的出色表现,贵州翔明数据中心入选2020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成为贵州唯一一家入选的互联网领域数据中心。

    如今,在贵州翔明数据中心的带动下,节能减耗在贵阳高新区蔚然成风。

    高新区汇聚“绿色力量”

    从贵阳轨道交通1号线,到北京、上海、武汉等地的地铁站点,再到国家博物馆、上海世贸广场等大型公共建筑……3000余个中央空调节能项目,全年总节电量达23.05亿千瓦,减少碳排放172.89万吨,每年为客户创造节能价值超过18亿元——这是贵阳高新区企业贵州汇通华城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绩单”。

    贵州汇通华城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在贵阳高新区成立,聚焦节能降耗的市场领域,率先将变流量模糊控制技术应用于中央空调节能控制,首创风水联动控制技术,通过仿真车间保证产品的高品质,不仅促进了行业的整体进步,还在全国掀起了一阵强劲的“智慧节能”旋风。

    这背后,是每年600万元至800万元研发经费的支持。“我们聚焦中央空调控制与节能领域20多年,在中央空调节能系统从智能化向智慧化提升过程中,逐渐走出一条自己的‘专精特新’发展之路。”该公司行政总监郭云霞说。

    在贵阳高新区,像这样的“绿色力量”越来越多。

    作为生产反渗透膜这一环保节能产品的制造商,贵阳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膜分离技术,可以让企业的生产用水实现循环利用,达到绿色经济循环使用的效果。截至目前,该公司在海水淡化、污水净化、中水回用、饮用水纯化、工业水纯化以及浓缩分离等领域取得骄人业绩,其反渗透和纳滤膜产品远销意大利、巴西等国家。

    一个个上下游企业、一条条产业链、一个个人才团队,为贵阳高新区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目前,贵阳高新区正实施绿色经济倍增计划,依托绿地环保、汇通华城等环保节能企业,加快推进绿色产业集聚。截至目前,贵阳高新区累计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等36个国家级试点示范,拥有研发机构和创新服务机构600余家、各类人才6.5万人,形成科技、人才、金融等完备的创新要素支撑体系。

    招商引资自设“绿色门槛”

    贵阳高新区的绿色产业,来源于自设的“绿色门槛”。贵阳高新区一方面对不符合园区产业引进政策、不符合环境功能区划、不符合园区规划环评要求的项目,一律不予引进。另一方面,围绕电子信息制造、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产业“两主一特”产业及软服业开展产业招商,严格把好入门关,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前沿科技产业,走节能、减排、降耗路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绿色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贵阳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成为贵阳高新区首个工业百亿级产业。

    作为贵阳高新区孵化的本土创业企业,贵州翰凯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的发展十分迅猛。9年时间,其开发并制造的自动驾驶滑板与整车已进入全球20多个国家,并收获数亿元订单。

    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宁德时代、孚能科技等国内电池生产企业的重要正极材料供应商之一。目前,其位于贵阳高新区沙文园区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建设二期项目正在推进中,部分产线已进入生产调试阶段,投产后预计年产1.2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为了做好“绿”文章,贵阳高新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并大力推进云计算、软件与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大数据金融、大数据安全、人工智能等一批绿色数字产业发展。

    一条生产线升级改造后,优品率从62%提升到95%,产量提升了58%,与全球排名第一的汽车发电机制造商法国法雷奥公司合作,贵州雅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传统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成效显著、立竿见影;贵州中晟泰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智能改造升级后,生产线上一名工人可操控数十台设备,产品具备了更高性能、更低功耗。

    传统产业纷纷转型,新型工业化“时代特征”越来越彰显。贵阳高新区持续加快大数据与工业企业深度融合,推动工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升工业经济竞争力,先后培育了航宇科技航空锻造智慧工厂等24个智能制造典型试点示范项目,2个项目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

    “我们始终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加快形成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方式,推进产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贵阳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