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02日 星期五
云南加快特色水果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应用
产业需求为导向,科技攻关结硕果

◎本报记者 赵汉斌

    

    柑橘和杧果,是云南金沙江、怒江、澜沧江等干热河谷地带重要的热区作物。其中,柑橘种植面积2021年首次打破200万亩,达202.9万亩,产量243.8万吨;芒果种植面积172.1万亩,产量达132.9万吨。

    6月1日,记者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以下简称云南省农科院热经所)了解到,由该所主持的云南省重大科技计划专项“云南热区特色水果(柑橘和杧果)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及产业化应用”项目,以产业科技需求为导向,针对产业发展中一系列科技难点、堵点,合力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云南加快热区特色水果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撑。

    发掘优异种质资源,夯实种业振兴基础

    “云南热区特色水果(柑橘和杧果)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及产业化应用”项目,是由云南省农科院热经所牵头,联合华中农业大学、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新平褚氏农业有限公司等16家省内外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共同实施,主要针对云南柑橘和杧果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重大科技需求,重点围绕柑橘和杧果产业优异品种选育、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产业化水平提升、人才队伍建设、研发平台创建等目标,开展协同技术攻关、培育高层次产业人才,构建创新链、科技链、人才链支撑产业链的新发展格局。

    “种质资源是支撑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资源,品种是农业的核心。”云南省农科院热经所研究员高俊燕介绍,该项目实施以来,以国家战略和云南需求为导向,以支撑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重点产业种业需求为目标,围绕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和创新利用,保存了国内外特异柑橘和杧果种质资源2235份;其中,柑橘1875份,杧果360份,并重点开展了215份柑橘和杧果优异种质资源综合性状评价,挖掘杧果抗旱相关基因3个,创制柑橘四倍体新种质60余份。

    目前,云南省农科院热经所已选育出“云玉”“热农1号”“云青1号”“橙柚1号”“华红橘2号”等10余个柑橘和杧果优良品种,建成国内重要的柑橘品种无病毒良种选育圃1个,收集保存杂柑类、橙类、柚类等无病毒良种73个,为全省柑橘品种最多的无病毒良种中心。

    “项目的实施有力推动了云南省柑橘和杧果种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创新优势,筑牢种业振兴的种质资源根基。”高俊燕说。

    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助推产业发展

    “这个重大专项坚持以产业科技需求导向,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云南省农科院热经所研究员岳建强表示,围绕云南柑橘和杧果产业科技需求,项目着力解决产业发展技术瓶颈,聚焦延链补链强链目标,开展了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

    项目实施以来,构建了产业区域布局规划、良种繁育、绿色生态防控、采后贮藏保鲜、柑橘高效基因编辑等10余套技术体系;形成了优质高效生产、覆盖生态栽培、错季生产等20余项技术。

    针对云南新建果园对高效生产的技术要求,根据产区生态和品种特性研发不同的建园模式,完善和熟化精准水分和营养管理关键技术、土壤质量退化阻控和保育关键技术、柑橘黄龙病和杧果小食蝇生态防控技术、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等,解析云南柑橘和杧果高品质果实形成机理,通过技术集成,全面提高生产效率、优质商品果比例和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通过项目实施,突破技术瓶颈助推产业发展效应明显。其中,水晶蜜柚提质增效技术、杧果园周年生草栽培技术等9项技术入选云南省农业主推技术;制定地方标准6项;培育3个科技创新团队,其中1个为国家级创新团队;培养高层次人才2名、博士及硕士研究生10名。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助力成果“落地生金”

    “我们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强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巩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持续增收。”云南柑橘和杧果采后绿色保鲜和加工与高效分选技术体系建设课题负责人、华中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程运江教授介绍。

    该项目围绕攻克一批制约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集成运用一批先进农业实用科技成果、培育带动一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培养一批本土实用技术人才的目标,提升云南省柑橘和杧果产业化水平,为实现全省柑橘和杧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撑,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据悉,该项目还以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抓手,企业主体积极链接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资源和先进技术,项目成果得到广泛应用。在6个杧果主产区建立了22个核心示范基地共3.8万亩,辐射带动106万亩,新增产值95亿元;带动13家企业、合作社市场化,解决就业26000余人;开展科技培训50余期,培养本土化青年36人,培训技术骨干及种植农户等9500余人次。

    据介绍,项目将继续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持续瞄准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与集成,进一步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加快科技成果推广与应用,为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强省提供科技支撑。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