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16日 星期二
率先拿出方案——
宁夏为“科创中国”行动打样

【聚焦科技自立自强·看招】

◎本报记者 王迎霞 通 讯 员 王金霞  杨 清

    

    两年前,银川跻身首批“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获此殊荣的,全国仅有四席。

    宁夏要让这一“国字号”荣誉永葆芬芳。

    4月8日,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科创中国”宁夏行动的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协调推进‘科创中国’银川创新枢纽城市建设”被写进五个重点任务之一。

    “‘科创中国’宁夏行动启动3年来取得了初步成效。这次我们在全国率先出台《实施方案》,就是要让科技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给这一品牌打样。”宁夏科协党组书记、主席陈红缨表示。

    “年度重点”为风向标

    “科创中国”是中国科协为促进科技经济融合所打造的工作品牌。2020年5月,宁夏行动正式启幕。

    让企业家找到科学家、让科学家找到企业家。宁夏科协积极推进银川市“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建设,初步建成“科创中国·宁夏中心”平台,组建科技专家服务团常态化开展科技服务,举办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产学研融合论坛。

    单是银川,答卷就很漂亮。

    银川市与中国金属学会等4家全国学会签订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组建中国(银川)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联盟、银川都市圈装备制造产业联盟,形成建设中国“新硅都”战略研究等调研报告,举办融合论坛10余场。

    经中国科协综合评估,2022年,银川市在全国65个“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园区)样板间建设综合排行榜中位列第18位。

    创新魅力,大放异彩。

    今年1月,在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科创中国”宁夏行动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为2023年度重点工作推进实施。宁夏科协两度书面征求33个部门单位的意见后,《实施方案》呼之欲出。

    “五个建设”为着力点

    翻阅《实施方案》,宁夏将以数字平台、产学研协同组织、创新枢纽城市、产业创新能力、服务机制五个建设为着力点,全面推进“科创中国”宁夏行动。

    摆在首要位置的,是强化数字平台建设。

    2021年8月,在中国科协的支持下,宁夏科协建成“科创中国·宁夏中心”平台,这是助推创新资源汇聚和供需对接的有力抓手。

    经过一年多的运行,该平台目前已汇集企业需求454项、科技成果资源1750项,入库专家593人、组织机构408家,发布各类资讯3801条、视频223个、技术路演21个,重点为银川市跟进需求对接服务188项、成功签约项目17项。

    未来3年,宁夏要加强推进平台科创网络建设、集成融合全域创新资源、围绕产业链升级“三库”等5项工作。

    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以产业需求牵引科技供给,以组织赋能带动资源集聚。

    “我们还将统筹完善产学研协同组织建设、深入推动重点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建设、全面加强科技人才服务经济主战场机制建设。”宁夏科协二级巡视员赵文象说。

    高端智库为“后援团”

    2022年,随着“科创中国”银川都市圈智能制造区域科技服务团的组建,银川、石嘴山及吴忠三市的制造企业有了强大“后援团”。

    这是由宁夏机械工程学会联合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宁夏菲麦森工业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成立的服务团,马玉山院士为领衔专家。

    为支撑“科创中国”平台,宁夏共组建了16支这样的科技服务团。共300多名专家学者活跃在产业一线,为企业发展解难题。

    人才聚合了,技术才能集成,服务才能聚力。

    宁夏科协组织开展“院士专家宁夏行”活动,2020年以来共邀请28位院士、101位专家来宁夏开展学术研讨、技术指导365场次。

    《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正好与之相映衬。

    到2025年,宁夏力争实现工业园区科协全覆盖,建设60个左右贯通重点产业创新链的新型协同组织;科技型企业达到4000家以上;培育10支全区学会示范科技服务团队伍,建设15个学会服务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站、30个青年博士科技创新服务站,推广3—5个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的典型示范模式。

    举一纲而万目张。下一步,宁夏科协将明确措施目标,制定任务台账,确保“科创中国”宁夏行动工作落地见效。

京ICP备06005116